为农民工建取暖点,为何换来“冷脸”

1月11日,部分农民工在贵阳市云岩区大营路一处取暖点烤火。记者向定杰摄

新华社客户端“全民拍”栏目近日发布《农民工取暖棚,“热度”还差了几度》,报道了在贵州省贵阳市街头,相关部门为让进城打零工的农民工温暖过冬,在马路上搭建了部分临时取暖棚,并配备了插线板、电暖炉,然而部分农民工却依然喜欢自行用木材等烧火取暖。

本是抵御风寒的暖心之举,群众为何不领情?透过这件小事,再次启示城市治理只有下足绣花功夫,才能更有温度和人情味。

电炉增加了,然而新问题又来了

1月11日,贵州省贵阳市迎来降雪天气。当一些市民在朋友圈晒雪景时,部分农民工甚至来不及为生计发愁,因为当务之急要先解决取暖问题——如果感冒生病,势必耽误出工、影响收入。

在云岩区大营路万东花园小区门口,一顶取暖棚突兀地出现在人行道上,它两面透风,为了防止被吹倒,一边还用绳子拴在大树上。从毕节市织金县老家来贵阳将近十年的刘华和8个工友就挤在里面。

记者走近看到,他们把竹子编制的背篼当作坐凳,围在一个铁皮油漆桶旁,里面柴火烧得正旺。为打发时间,他们还把政府配备的电暖炉横放,上面搭一块木板,变成了打扑克的桌子。

“一个小电炉根本不够用,不暖和。”刘华一边将手靠近火苗一边说。其余的工友们也纷纷插话,有的反映受疫情影响、生意惨淡,马上要回家过年了,可是没挣到钱,现在只能捡建筑工地上的废木材和居民丢弃的旧家具烧火。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百花山路的一个小区门口。虽然墙上挂着横幅,上面写着“严厉谴责并抵制聚众烤火取暖,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同时一辆城管车上有两名执法人员就在一旁守着,但电炉还是成为摆设,棚子里冒出火光。

记者在周边查看、询问市民后发现,这里发生过冲突,农民工露天烧火曾被城管制止。公路对面的花坛、广场,薄薄的一层积雪上,还堆放着未燃完的木柴,烧过的灰烬也没有打扫干净。

1月14日,贵阳气温已经回升,记者再次走访了上述两个地点,发现取暖棚外观的字样有所涂改,从农民工取暖点变成了农民工关爱点,里面也都增加了一个电炉。

不过,其中一个点里面空无一人,大家都在不远处晒太阳;另一个点,两个电炉一个开着却没人烤,一个已损坏,唯一的一张沙发还被一人卧倒霸占。

马路上烧柴火历史久,一朝一夕难改变

“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很快增加了取暖设备。”云岩区大营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祖正辉表示,他们设置了很多不固定的取暖点,天气暖和的时候有的就撤了,今后再用时会更加严格地管理,考虑得更细致。

据了解,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之说,省会贵阳一到秋冬季就很湿冷,俗称为“背篼”的农民工在大马路上烤柴火也是由来已久。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贵阳特有的背篼文化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刚开始,在贵阳的打零工者还以四川人为主,他们不仅凭借吃苦耐劳站稳了脚跟,还靠帮人搬运东西过上了好日子。这种示范作用很快促使贵州本地人也迈开脚步,走出大山、走上街头。

经过数十年演变,如今贵阳的“背篼”已如同重庆的“棒棒”一样,成为一道独特的市井风景。

“天寒地冻的时候,他们可能觉得像农村一样,生火冒烟可以找到一点家的感觉。”祖正辉说,这种现象随着城市发展也在日益衰落,以前主干道上也有,现在基本只在背街小巷可以看到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日常管理的压力变小。以大营路街道为例,这里由三个社区合并而来,辖区有23个居委会,常住人口就有15.16万,其中大营坡一带是贵阳出了名的流动人口聚集地。在创文创卫的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在劝导时与“背篼们”起冲突是常事。

路边烧柴火也给附近住户及道路环境带来影响。

部分小区居民表示,除了烧木头,有时候也不知道烧的是什么东西,会闻到刺鼻的味道,冒出的浓烟也会把墙熏黑。

一位环卫阿姨也说,农民工每天生火烤火之后,又不收拾干净,导致自己被扣工资。“肯定有影响,但他们不烧不烤又不行。”在万东花园小区门口摆摊的一位老人感慨。

期盼暖心服务做细做实,相关探索可资借鉴

记者调研发现,农民工在人行道上烧柴取暖污染空气,有碍市容,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改变这种散乱无序的状态,近年来贵阳试图通过搭建取暖棚,用电炉予以取代。然而,要实现规范管理,诸多细节仍需完善。

针对这一问题,基层已经有了一些探索。比如南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出了“721工作法”,即争取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

一些居委会也专门安排人员到现场看护,有的贴出了警示牌,告诫农民工在棚内不得有私搭乱接电线、随地吐痰、吸烟饮酒赌博、躺卧过夜居住、燃烧明火等行为;有的张贴了招工信息,方便这些灵活就业人员找到稳定工作;有的提供烤火盆、钢炭,农民工饿了还能烤洋芋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各级工会牵头,也在贵阳城区建设了不少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其中很多设在银行网点内。对于这种到更舒适场所取暖的建议,很多农民工表示会影响揽活,不愿前往。

“这是个城市治理的难题,也是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顽疾。”祖正辉说,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生活习惯的差异,难以适应城市的规则和秩序,但随着时代发展,情况肯定会有所改善。他还建议,如有可能,其实可以把这些人员整合在一个劳务公司中,尝试通过网络接单。

一些网友表示,办好农民工取暖点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温度。怎么让取暖点持续发挥作用,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刘华等农民工也希望,必要时,相关部门能组织捐赠一些棉衣等物资给他们,这样或许可以少一点烟熏火燎。

在一堆篝火旁,“背篼们”等待雇主召唤时拉着家常、吸着土烟、织着毛衣、玩着手机,可当有行人路过,他们的眼神有时会变得复杂,仿佛在等待一种希望。(记者向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