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5日电 题:深藏功与名,昆仑“牛人”冲“峰”不止
新华社记者丁建刚、潘莹、宿传义、胡虎虎
“万山之祖”昆仑山深处,高寒偏远,空气稀薄,让人望而却步。
然而,有一支“牛人”团队,数代接力,60多年间在陡坡绝壁间默声行走。
位于昆仑山深处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叶城二牧场三连驻地(2020年12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这里地处新疆叶城县西合休乡,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叶城二牧场三连驻地,也是新疆兵团海拔最高的边境连队。
拼版照片:上图为昆仑山深处通往叶城二牧场三连的砂石路(2016年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下图为改造提升后的通往叶城二牧场三连的硬化道路(2020年10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新华社发
巅峰行走的“牛人”团队
元旦快到了,居马·土迪从陡坡上把一头牦牛赶回家,拴在圈里,晚间还要给它添些精饲料,“明天要上山巡逻,希望它吃得好一点。”
明天上山的有5个人、5头牛,被戏称为“牛人”团队,居马·土迪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三连,每周都有一支这样的小分队向峰顶进发。
隆冬时节,滴水成冰,山里寒风刺骨。这天早晨,“牛人”团队即将出发。背上望远镜、对讲机、小药箱,给行囊里塞进水和干粮,一行人牵着几头牦牛,站成一排。
拼版照片:上图为叶城二牧场三连职工曾居住过的土坯房第二代房——干打垒(2020年12月26日摄);下图为叶城二牧场三连新貌(2020年12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三连党支部书记刘前东反复叮嘱大家“注意安全”。2019年,他不慎从牦牛背上跌落,摔断5根肋骨,在医院躺了48天。
叶城二牧场三连连长阿卜力米提·阿卜拉(前)带领队员穿过冰河(2020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带队的阿卜力米提·阿卜拉是三连连长,5岁会骑马、骑驴。2018年到三连第一次骑牦牛时信心满满,结果差点出意外。“我嫌牦牛慢,拍了一下,它就跳起来,幸亏我双手紧紧抓住它的皮毛,才没被甩下来。”
叶城二牧场三连的职工徒步行进在巡边路上(2020年12月27日摄)。在牦牛难以抵达的巡边路段,职工们只能选择步行。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山谷里有冰河,山坡上碎石遍地,这支“牛人”团队翻山越岭、爬冰卧雪,艰难向着山峰攀登。牛羊踏出的狭窄牧道在陡峭崖壁上不断上升,地势险绝,天气寒冷,加上氧气不足,行进中很少有人说话。只在一些特别危险地带,阿卜力米提·阿卜拉才会大声提醒队友。
在海拔4000多米的平缓地带吃点干粮,一行人又向着更高更险的地段进发。雪峰静穆,因为缺氧,人的呼吸越发急促,心脏狂跳如鼓擂,脑袋里像有针扎。
终于冲到峰顶,查看草场有无异常,雪线附近有没有脚印。看起来简单的巡边任务,一趟下来至少一天,对人和牛都是极大考验。
即使善攀爬的牦牛,也会失足。阿卜力米提·阿卜拉曾经很心爱的一头牦牛,不小心从山上坠下,摔断了脊骨,虽未断气,但站不起来,痛苦哀叫了两天两夜,他实在不忍心坚持,只能忍痛让人把它杀了。
“牛人”团队队员骑着牦牛行进在巡边路上(2020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自1953年三连建立以来,60多年里,放牧就是巡边,三连三代人接力在边防一线忠实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一代接一代传承爱国守边精神。
苦累险难,“牛人”团队途中也不失乐趣。人和牛一样都喜欢夏天,到处草绿花妍,还经常遇到旱獭、羚羊、狐狸等野生动物。“最好听的是旱獭叫声,特别清亮。”
叶城二牧场学校的学生在操场上活动(2020年10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团队里来了新面孔
“牛人”团队不全是男性,名字里都有古再丽的“姐妹花”,3年前加入其间。
拼版照片:叶城二牧场三连的部分年轻职工,上左为23岁的古再丽·艾依迪尔(2020年12月27日摄);上右为27岁的吐迪斯衣提·艾麦提(2020年12月25日摄);下左为30岁的李宏炯(2020年12月25日摄);下右为24岁的古再丽努尔·阿布拉(2020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古再丽·艾依迪尔和古再丽努尔·阿布拉是兵团三代,一起长大,考入同一所大学,又同时被遴选到三连工作。
“在来三连的车上,我们哭了一路。”古再丽·艾依迪尔说,翻越海拔3150米的阿卡孜达坂时,路边尽是万丈深渊,我们吓坏了。
“牛人”团队即将出发,叶城二牧场三连党支部书记刘前东(左一)叮嘱巡边重点、安全事项(2020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当时想打退堂鼓,被支部书记刘前东看出来了。”古再丽努尔·阿布拉说,他每天做好饭喊我们去吃,“我们不去,他就不吃。”
“有一回,我过生日,连队一名女职工端着拉面送到我跟前,她给我说‘这里没条件买生日蛋糕,吃个拌面庆祝吧’,我当时就哭出声来。”古再丽·艾依迪尔说。
在大家关怀下,3年间,姐妹俩挺过最初“太阳下山信号消失”的日子,互相安慰、打气,努力适应新环境。
活泼、爱笑的古再丽·艾依迪尔在连队办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讲课,很受学员欢迎,无论年龄大小,大家都喊她“古再丽老师”。
外表柔美、娴静的古再丽努尔·阿布拉是三连女子民兵班班长,带领女民兵训练,一招一式,又酷又飒。
已到谈婚论嫁年龄,被问及今后有什么打算,两人相视一笑:“我们在三连奉献了青春,可不想再把爱情奉献了!”原来,总有人想给两人介绍对象,她们感到“压力好大”。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兵团维稳戍边作用得到强化,民兵队伍得到稳固和壮大,加入兵团事业的年轻人多起来,为新时代守边兴边做贡献。
三连7名“连官(两委成员)”中,“90后”占绝大多数;除了“姐妹花”,还有新疆农业大学毕业的吐迪斯衣提·艾麦提、内地支边青年李宏炯。在这个多民族大家庭,年轻人的加入,为艰苦的巡边工作带来更多青春的活力。
冰山脚下的“快乐大本营”
古再丽·艾依迪尔爱吃零食、买化妆品和漂亮衣服,但网购的包裹只能投递到叶城县,得托人取回。“最快每单要15天,不过已经很好了!”2020年6月,大电网拉进深山,不再单纯靠太阳能发电,网络信号终于稳定。工作之余,发微信、下订单,成了她最快乐的事。
与山外联通的还有公路。2018年,通外公路全线贯通,2020年全部硬化,冬季大雪封山历史画上句号。随着新连部落成,54户职工全部住进楼房,用上自来水、电热水器、电暖气。
“变化很大!”已退休的叶城二牧场原武装部部长石桂林说,“过去,三连人只能住地窝子和干打垒,睡在潮湿土炕上,点煤油灯,四季吃不上蔬菜,靠吃酸奶疙瘩补充维生素,靠采草药治病。”
叶城二牧场三连党支部书记刘前东(右)和第一代职工买提吐和提·热合买提在一起畅聊今昔变化(2020年10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莹 摄
楼房是三连职工入住的第四代房,此前分别住过地窝子、干打垒房和彩钢房。但与年轻人不同,老职工不常住楼房。82岁的买提吐和提·热合买提是第一代职工,入冬后,他宁愿住冬窝子,帮儿子放羊。虽然用上电暖气,国家优惠电价最低每度才9分钱,但在老房子里,用羊屎蛋蛋和牛粪架火,既能取暖,又能烧茶煮饭。
近年来新疆兵团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不断增强职工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戍边民兵不再抱贫守穷。
在三连,职工收入大幅度增长。靠养殖收入、草场补贴和就业创业收入,三连人均收入从2013年70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8万元。
在干打垒小房侍弄一会儿家务,三连职工艾丽穆·吐逊会出门用望远镜察看山上的羊群。她家四口人,有80只羊、30多头牦牛、250只鸡,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骑上摩托车,几分钟就能从冬窝子回到新连部楼房。艾丽穆·吐逊觉得,新楼房是新生活的念想,就算不常住,想起来也开心。
对巡边队员来说,新连部是让他们自豪和快乐的大本营。居马·土迪说,上山巡逻累了,回来时远远看见红色楼顶,心底气力满满的。
叶城二牧场三连的年轻人依明江·热孜在家中安装电采暖器(2020年10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叶城二牧场三连党支部书记刘前东(左)在职工家中走访,询问其看病就医情况(2020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右)在叶城二牧场三连的冬季草场上走访牧民(2020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古再丽·艾依迪尔(右)在叶城二牧场三连帮助牧民给羊群做标记(2020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牛人”团队队员在夏牧场上训练(2020年10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