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裂变”山间“藏宝”——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的“绿色减贫”之路

新华社贵阳12月12日电 题:林下“裂变”山间“藏宝”——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的“绿色减贫”之路

新华社记者王丽、蒋成、刘智强

这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马台商品鹅养殖基地(1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9年7月25日拍摄的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披绿的山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下图为上世纪80年代海雀村石漠化严重的山坡(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八山一水一分田。

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千百年来,重重大山困住了贵州脱贫的出路。

土地破碎、耕地稀少,为了生存,这里一度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怪圈。

困羁于山,必然勃发于山。

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一家民宿的人员在整理房间(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生活贫困与生态恶化双重压力下,贵州开始在荒山与石漠间寻找新的生机。

守护青山涵养绿色生态,探索青山发展生态经济,不负青山优化生态循环。

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贵州让石漠荒山变为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成就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绿色减贫”之路。

守护青山:荒山石漠播种“绿色银行”

这是村民在贵州省威宁县观风海镇沙子坡林场采摘的林下食用菌(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开荒开到山尖尖,种粮种到天边边。”杨先福的记忆中,他的家乡毕节市大方县穿岩村小沟组,过去村民烧山垦田,一度将山上的树砍光,久而久之,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一下大雨就发生泥石流。二三十年前,“荒山秃岭不长草,人穷粮少吃不饱”,曾是贵州不少地区的写照。

困境中,贵州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多年间退耕还绿2000多万亩。“咬定青山不放松,石漠也能变绿洲。多年来贵州森林覆盖率逐年攀升,2020年已超过60%。”贵州省林业局副局长张富杰说,退出昔日的荒芜,还回今天的丰茂,贵州山川披上“新装”。

贵州省林科院最新监测评估结果显示,贵州退耕还林工程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等方面创造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达901.87亿元/年。

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村民在香菇种植基地工作(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十三五”以来,贵州退耕还林任务为1465万亩。贵州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美钧说,退耕还林向贫困地区倾斜,累计参与的贫困户达47万户170多万人,按1200元/亩补助标准,户均增收6000元,人均增收1666元。

播种“绿色银行”,更要守护“绿色财富”。为实现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双赢,近年来贵州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着重为因病、因残和因学致贫的家庭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遵义市习水县官店镇何村村贫困户王世明,6年前建房时不幸发生意外,因病致贫。2017年3月,他被村里聘为生态护林员。2018年,王世明一家脱了贫。如今,他每天都要在山林间巡查,不敢有一丝懈怠。

工人在位于贵州省锦屏县敦寨镇的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羽毛球加工厂工作(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数据显示,贵州目前生态护林员规模已达18.28万人。按照每个生态护林员一年1万元收入能实现3个贫困人口脱贫的标准计算,该政策带动了54.84万人实现脱贫。张美钧说,生态护林员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且一户只能聘请1名,基本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

探索青山:产业“裂变”壮大生态经济

工人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马台商品鹅养殖基地投放草料(3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马台商品鹅养殖基地处在群山包围之间,周边的松林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七八间养殖棚沿着山形向上延伸,数万只鹅在基地与林间吃食与嬉戏。

33岁的饲养员粟安艳每天早上7点半就开始工作,捡鹅蛋、清理料槽、投料喂养、打扫卫生。

“养殖棚内氨气含量高,商品鹅必须定期到树林中去走一走,从而增加运动量,提高肉质和毛质。”粟安艳说,每隔两天,她都会将鹅赶到周边的松树林下游走,觅食杂草和昆虫。

两个月后,成年鹅将在这里转化为三个产业:鹅肉、羽绒服、羽毛球。

工作人员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马台商品鹅养殖基地养鹅(1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位于锦屏县敦寨镇的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羽毛球加工厂里,一片片羽毛经历切管、洗毛、分级、插球、扎线等38道工序后完成华丽蜕变,出口到英国、日本、马来西亚、丹麦等国家,价值增加了十几倍。

贵州亚狮龙羽毛球历史博物馆馆长李汉华介绍,生产一只羽毛球需要16片羽毛,而一只鹅只有14根羽毛符合标准,按照每个月30万只羽毛球的生产量来计算,每天需要屠宰11万只鹅才能保障原料供应,目前锦屏县的商品鹅仍然供不应求。

11月1日,锦屏县经开区羽毛球馆,一场羽毛球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6支队伍100多名运动员参加,其中不乏世界冠军、前国家羽毛球队队员等。

锦屏县委书记毛有智说,锦屏已形成上游种鹅饲养、种蛋孵化、林下生态鹅养殖,中游商品鹅屠宰加工、羽毛球生产、羽绒制品等精深加工,下游羽毛球体育赛事及休闲康养活动等体育产业的“三产融合”产业链。

一根羽毛成为贵州林下产业裂变的缩影。贵州森林面积1.58亿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3722万亩。张美钧说,特色林业产业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是林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桥梁和纽带。

村民在贵州省锦屏县春蕾林场的山坡上植树(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贵州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2203万亩,产值365.9亿元,利益联结农村人口285万人,产业实施主体1.7万个。

不负青山:两条底线共赢美好未来

这是在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交东村拍摄的群山(2017年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乌蒙山深处的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一个森林覆盖率超过70%的小山村,满目苍翠、产业兴旺,2020年上半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1.62万元。

谁也想不到,30多年前这里森林覆盖率不到5%,荒山秃岭,土地沙化,井河干枯,是个“海枯”村。因地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恶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性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30年间,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带着村民坚韧不拔地在荒山植树造林,生态改变、农民觉醒、各界帮扶,村里渐渐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因地制宜种植苹果、中药材、食用菌,发展乡村游、生态游。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2016年,海雀村实现整体脱贫。

作为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在贵州,众多像海雀村一样的石漠化村庄,通过持续生态治理改变了模样。

2016年,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进一步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生态与脱贫深度融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寒冬时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城的何家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却是一片火热与繁忙。现代化小区空旷的地下室里,整齐摆放着一层层菌菇培育箱,在这里发出菌丝后,再运送到林下种植出菇。

贵州省威宁县观风海镇沙子坡林场的护林员在林区进行火险巡查(2018年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搬迁小区成了“养菇车间”,森林资源富集的黎平县不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经济”,还独辟蹊径利用空间开发独特“楼宇经济”。县委书记周文锋说,将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空余空间利用起来,与生态产业嫁接互联,形成养菇“社区工厂”,既解决了搬迁群众就业难题,又节约了产业发展成本与空间。

2019年底,贵州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约占全国搬迁人口的五分之一,整体搬迁贫困自然村寨10090个,95%以上实施城镇化集中安置。“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极贫区,群众彻底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也腾挪出土地空间,涵养了自然生态。

近年来,贵州启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生态移民、光伏发电、碳汇交易、小水电建设等十大“生态扶贫”工程,致力于将贫困地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统一。通过生态扶贫已助推全省30万以上贫困户、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累计减贫923万人,减贫人数全国第一。2020年,贵州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4%,绿水青山已经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工人在位于贵州省锦屏县敦寨镇的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羽毛球加工厂工作(1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