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160载,马首铜像12月1日回到圆明园。
没有人、没有历史记载能够说清,
这匹“骏马”辗转过多少地方、遭受过多少屈辱。
圆明园遗址公园内的大水法遗址(新华社记者罗晓光 摄)
昔日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家,160年间仅剩残垣断壁倔强挺立。
今天,当“骏马”成为故园的一道风景,无数人为之动容、为之雀跃。
它的归来,是对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些许慰藉。
它的归来,更是警醒着中华儿女永志不忘历史。
观众参观圆明园马首铜像(新华社记者李贺 摄)
国家弱、文物散。
失去它,有时只需一瞬间;
而找回它,往往需要艰难的追索、多方的斡旋、
漫长的等待、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共同造就。
自郑振铎等老一辈文物工作者开始,
人民共和国一代代“追宝人”九死不悔、初心不渝,
并不仅仅是为了归来这一刻的圆满与辉煌。
我们迎来的也不是一件件皇家私藏,更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文化遗产。
归国文物西周青铜“虎鎣”亮相国博(新华社记者金良快 摄)
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启明星。
它们见证的历史、承载的悲欢、凝聚的精神,
将指引我们走好奋斗的新征程。
观众参观“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新华社记者李贺 摄)
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我们愿意以一代人、几代人之努力,
以十年、数十年之光阴,
继续寻找漂泊在外的文化遗产,
哪怕山高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