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报道之一

织密防护网 筑牢健康坝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洪 林

云上潜江报道

编者按:

深化改革不停歇,全面探索无止境。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相关部门紧紧围绕改革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聚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各类问题,主动担当、频频出招,推动重点改革项目落地落实,一批改革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时至岁末,本报今起推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报道,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展现坚定不移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日前,记者来到我市首家“平疫两用”综合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塔吊林立、车辆如梭、机械轰鸣……百余名工人有序忙活着自己手头的工作,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该项目是我市实施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的一个缩影。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重”在医防协同、“要”在平战结合。应对疫情,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不足。

时不我待,我市着眼疫情防控常态化实际,不断查缺补漏,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全力构建起公共卫生的“钢铁防线”。

推进应急体系建设

完善应急管理运行能力

9月下旬,我市出台《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提出3年投入30亿元,着力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力争通过5年努力,打造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潜江样板”。

一张着眼长远的公共卫生领域建设“蓝图”正在绘就——我市将新建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市中医院周潭院区、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市血站、市戒毒康复医院和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含各地急救站)、广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隔离病区),新建医疗机构均按照传染病医院或病区标准规范化建设。布局建设市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儿童医学中心、老年医学中心。同时,加快市妇女儿童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妇女儿童传染病救治能力。

截至目前,市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已进入试桩阶段,市中医院周潭院区、市精神病专科医院新建项目已挂网招标,市中心医院、市疾控中心(市应急指挥中心)新建项目拟于近期挂网招标,市中心医院110间可转换病房进入预算阶段。

“除此以外,市委、市政府在前期谋划项目的基础上,本着确保急需、着眼长远的原则,立足地方实际,统筹考虑疫情防控风险和医疗资源基础条件,推进特别国债项目19个,已争取到5.04亿元特别国债、1亿元专项债券。”市卫健委主要负责人彭家洪表示,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正按下“加速键”,医防协同、平战结合的机制体系正有序全面提升。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形成风险应对治理合力

织密织牢公共卫生治理网,关键在基层,网底在基层。

目前,我市正积极开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的有益尝试,不断升级乡村医疗卫生软硬件条件,全力提升基层疾病诊治与卫生治理能力,使之成为群众治病防病的“主阵地”。

“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在人口相对集中但距综合性医疗机构较远的行政村,我们不断谋划探索联村卫生室模式,多个行政村共建共享一个卫生室,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市卫健委分管负责人从峰介绍。

据悉,我市将分3年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改造升级,年内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发热门诊建设项目(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村卫生室均设置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健康教育室、药房。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社区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

“通过争取乡村振兴项目和矿区改造项目,我院将整体搬迁。”王场镇卫生院院长冯桂华介绍,搬迁项目占地4.67公顷,总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后,该卫生院将增设检验室和CT室,发热门诊面积也将大幅增加。

强化医疗救助设备

提升队伍综合战斗力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奏出人民健康民族昌盛的奋进乐章。

如何快速提升实验室检测和重症救治能力?这成为我市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一道“必答题”。

今年5月开始,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开始扩建,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不到半年,实验室已具备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快速检测能力。目前,我市核酸检测能力日检量达到1000人份以上,3年内将达到2500人份,最高峰能日检3800人份。

同时,我市还将对3家二级医疗卫生机构P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两家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江汉油田总医院、市中心医院)负压P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改扩建,提高其对病原体的快速检测能力。今后,更将新增负压手术室3间、负压重症监护室和负压病房6间,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筑牢潜江百万人民的健康大坝。(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