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1月19日电 题:“唱”出来的幸福生活——一首村歌与一座古村的乡村振兴故事
新华社记者袁震宇、魏董华
“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故乡永远在我们心间。”歌声悠扬地越过马头墙,飘荡在一座江南古村的青石板路、阡陌街巷中。歌者是78岁的浙江省西南山区大陈村村民汪衍勤。10年前,因为一首歌,一座村,他回到故乡,在村图书馆里教村民唱村歌,也见证了古村的蝶变。
11月17日晚,大陈村村民聚在村图书室一同唱歌。大陈村每周在图书室组织三次歌唱活动,歌曲以自编的村歌为主。新华社发(江汉 摄)
这是11月18日拍摄的大陈村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江汉 摄)
位于浙江省衢州市的大陈村拥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走在青石小路、青砖黛瓦的古村落中,依然能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文化。
在汪衍勤的记忆中,10多年前的大陈村还是一个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后进村”,一个因土地征迁问题村民不断闹访的“上访村”。
大陈村的变化要从一首歌说起。
11月17日,大陈村村民汪须仓(左)、汪岩宣义务打扫村内的石板路。从2005年起,大陈村号召村民“美村必先洁家”,义务打扫也逐渐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新华社发(江汉 摄)
2005年,退役军人汪衍君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刚来村里,他看到村民屋前屋后养鸡养猪,臭气熏天。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古村日渐凋零。他意识到,治村必须先治心。
“何不来一首村歌,全村人人唱,唱出凝聚力来。”汪衍君想到,在部队里,大家经常唱歌提振精气神。于是,他从族谱中寻找灵感,根据汪氏历史传说,他与人合作创作了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
“轻轻的在风中翻转,香香的在碗中盘旋,美美的和着我们欢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村歌开始在古村里传唱。
村歌也渐渐成为汪衍君的治村“法宝”:开会有人迟到,罚唱村歌;谁家里有了喜事,村干部带头唱村歌祝福……
这是11月18日拍摄的沐浴在晨光中的大陈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江汉 摄)
彼时,还在外乡的汪衍勤听说村里流行唱村歌了,自己却不会,急了,开始自学。2010年,汪衍勤回乡在村图书馆担任管理员,利用业余时间,他开始教村里老人唱村歌。
日日吟,天天唱,大陈村也因村歌成名,一路高歌,唱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还被制作成国礼赠送给参加G20杭州峰会的外国元首。
“村民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人心聚了,精气神起来了,乡村的治理工作就容易推动了。”汪衍君说。他开始“绘制”乡村振兴的蓝图,从一把笤帚开始,村庄干净了,村民心齐了,大陈村同过去判若两村。
村歌唱得红红火火,但如何致富?村民有疑惑,大陈村给出了答案——把村歌文化变成美丽经济,能富脑袋也富口袋。
11月17日,大陈村村民在大陈村便民服务中心咨询社保相关信息。新华社发(江汉 摄)
汪衍君说,老百姓开开心心把大陈村的乡村音乐唱出去,游客来体验村歌文化,把大陈故事变成一台音乐剧,变成一件件旅游商品,借助村歌催热乡村旅游。
年轻人也慢慢开始回乡创业。19岁就外出务工的汪江庆是村里的低保户,在外漂泊10多年,靠打零工养活一家人,收入也不稳定。看到村里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3年前,他回到村里开了一间小吃铺卖油炸粿,一年能卖10多万元,还能照顾年迈的父母。
11月17日,大陈村村民汪晓玲在自家经营的土特产店内整理新鲜出炉的地瓜干供游客挑选。新华社发(江汉 摄)
1989年出生的周丽玲在外地旅行社工作了7年后,于2015年回乡担任大陈村的讲解员。“现在大陈村平均每天接待1200多名游客,他们听完村歌后,就会到美食街游玩。”周丽玲说,现在村里还创作了音乐剧《大陈见面》,用一台戏把游客留下来,为村民增收。
借助村歌文化的叠加效应,大陈村乡村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村里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创收1000多万元。
在大陈村的陈列馆内,一张“全家福”引起了记者的兴趣。1300多名村民齐聚“村歌广场”,定格幸福时光。
“一个村是不是和谐?是不是有向心力?一张全家福就能体现。”汪衍君说,从2014年开始,大陈村坚持每年大年初一拍一张“全家福”,从最初的几百人到现在1300多人,很多大陈的年轻人每年都会赶回来拍这张合影。
合影的背后,是一片乡情乡愁,记录着大陈村民小康路上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