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0月31日电 题:从“四乱”突出到生态修复 黄河渐成中原“绿飘带”
新华社记者王丁、李鹏、牛少杰
这是9月12日拍摄的小浪底水利枢纽(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今秋,新华社记者历时近一个月,沿黄河河南段骑行数百公里,感受“母亲河”生态之变:依法护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陈年积弊被一举清理。沿黄各地生态廊道建设如火如荼,黄河母亲梳洗旧颜,披上“绿裳”。
今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落地。中原大地上,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绿底”长卷正徐徐展开。
这是9月20日在黄河河南省开封段黑岗口附近拍摄的黄河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清理“四乱” “母亲河”摆脱喧嚣
落日斜照,秋寒陡生。开封市黑岗口黄河险工观测台附近的大堤上,散完步的郝勇踱着步子,走下河堤。
“变化太大了。”55岁的郝勇是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水稻乡南北堤社区主任。南北堤社区离黄河大堤很近,总喜欢到黄河边走走的他,提起现在的黄河,语气里都洋溢着喜悦。
这是8月13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拍摄的二广高速吉利黄河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喜悦来自“清净”。“以前,河里有搞餐饮的、捕鱼的,还有抽沙船和快艇,滩里有取土的、挖沙的。没想到一两年,就从乱哄哄变清净了。”郝勇说。
群众感受到“清净”的背后,是河南省肃清黄河“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的“铁腕”。2018年,河南发起“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行动,2019年大规模实施。以郝勇所在的开封市为例,截至今年9月底,开封市已先后清理整治黄河“四乱”问题342个。
这是9月9日拍摄的河南省三门峡市百里黄河生态廊道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没有“清净”的黄河,就没有千万群众的安居乐业。黄河开封段的变化正是河南省“铁腕”持续推进黄河“清四乱”的一个缩影。来自河南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黄河“清四乱”进入大规模实施后,河南仅5个月就新排查整改“四乱”问题158个;今年4月下旬,河南开展“清四乱”歼灭战,截至9月15日,累计新发现问题565个,整治解决561个。
黄河“四乱”积弊已久,快速“清乱”离不开制度创新。为根除“四乱”顽疾,河南探索出“河长+检察长”携手护河的新路。
白天鹅在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上空飞翔(2019年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法律高悬,今年7月16日,郑州市中牟县人民检察院收到县河长办移交的线索,反映该县一段黄河大堤内存在大量建筑垃圾。检察部门快速核查后,立即向当地乡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清除垃圾并恢复生态地貌。8月4日,治理工作结束,当地政府、河长办和检察院联合验收。
这是9月9日拍摄的河南省三门峡市百里黄河生态廊道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在“河长+检察长”制度推动下,一大批黄河生态破坏案件被查处。2019年以来,河南省黄河流域检察机关共批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277件402人,提起公诉723件1225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4件41人;受理黄河流域公益诉讼问题线索886件,立案502件。其中,检察机关自行摸排417件,立案371件。
今年9月15日,鉴于“河长+检察长”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河南省将“河长+检察长”制改革全面推向全省和辖内所有河流。
白天鹅在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栖息(2019年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筑起“绿廊” “生态河”重现中原
两岸河滩水草丰茂,观景台、湿地、廊道依次铺开,千亩葵花和“母亲河”交相辉映……这是记者今秋在河南三门峡市黄河岸边骑行时看到的一幕。
三门峡是黄河进入中原的首个地级市,黄河上建起的第一座大坝就位于该市,但三门峡还是个煤、铝、黄金等矿产丰富的资源性城市。曾经,在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跷跷板”上,开发“高高在上”。
这是9月12日在河南济源拍摄的“黄河三峡”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2019年9月,国家提出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护航的生态保护,开始在“跷跷板”的那头蹿升,三门峡市“百里黄河生态廊道”规划出炉。
据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海龙介绍,廊道规划总长度约200公里,未来将建成沿黄108公里绿网,修复21.6万亩湿地,形成50万亩高标准农田。记者在黄河三门峡段看到的美景,正是在“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建设中催生的。
这是9月19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桥北乡盐店庄村拍摄的桃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黄河三门峡段的生态改善只是黄河河南段生态之变的一例侧影。今年3月12日,河南省规划的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工程集中开工。工程包括具有生态涵养、湿地保护、田园风光、高效农业等功能的沿黄生态廊道建设项目18个,国土绿化面积24.7万亩,建设生态廊道373.83公里,投资额170.85亿元。
从黄河流入河南的第一站三门峡,到黄河“豆腐腰”“地上悬河”所在的郑州、开封,再到流出河南的濮阳市,记者沿途看到,沿黄生态修复和廊道建设如火如荼,短短半年多时间,各地廊道建设已初具规模,“母亲河”的“绿裳”渐渐织密。
这是9月12日在河南济源拍摄的“黄河三峡”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绿色的回归,使黄河为中原大地系上一条“绿飘带”。感知变化的,除了沿黄群众,还有各种野生动物。在黄河三门峡段,每年10月,大批的白天鹅都会准时从蒙古国和西伯利亚地区飞来越冬,今年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
“十多年前,白天鹅的数量一度减少到只有几百只。”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负责人董帅伟说,环境改善后,去年在黄河湿地保护区监测到的白天鹅已达一万多只,“今年来得更早,也比去年同期更多。”
这是9月11日拍摄的三门峡水利枢纽(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黄河变绿,也让许多“生态流亡”多年、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重新回到“母亲河”的怀抱。据河南多个沿黄地市的动物保护部门介绍,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开始在洛阳、三门峡等地的湿地被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也在孟津黄河湿地频频现身,最多时达到68只。
9月10日,游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岸边的油葵园内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绿色打底 沿黄发展增添新动力
从“清四乱”到“筑绿廊”,持续的生态修复,唤起了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来,同时也为中原大地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渐成中原“绿飘带”的黄河,也为中原大地高质量发展打下厚基础,注入新动力,铺上新底色,带来新机遇。
这是9月19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拍摄的陈桥东湖湿地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文旅产业率先捕捉到商机。随着黄河生态持续向好,亲近“母亲河”的游客越来越多。记者沿黄骑行,遇到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从文化遗迹到生态廊道,再到小浪底等水利工程,都是他们“打卡”的热门地。
基于黄河深厚的文化、生态禀赋,河南省委省政府围绕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提出打造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带。
这是9月1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拍摄的花园口旅游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高新技术产业也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悄然布局。依托沿黄生态改善带来的优美环境,河南各地开始因势利导布局高新产业,希望在“绿色”中让沿黄经济发展“脱胎换骨”。
9月15日,总用地面积约16.4平方公里的郑州中原科技城正式奠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郑州市有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市调整用地布局、开发强度和用地性质,以减少数百亿元土地出让收入为代价,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这是9月1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旅游区附近拍摄的黄河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其他沿黄城市也纷纷行动。紧邻黄河、因黄河泛滥而形成“城摞城”奇观的古都开封,也开始谋划提升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支撑能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三门峡市则在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可再生能源等产业落地。
这是8月13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拍摄的洛阳黄河公路大桥(左)和二广高速吉利黄河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新旧动能转换成果开始显现。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河南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仍然快速发展,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2%、3.9%。
这是9月1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旅游区附近拍摄的黄河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