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滩: 抓实劳务就业促脱贫攻坚

云上潜江报道(通讯员 陈训谦 王俊)一幢幢别墅式新居布满乡间,一个个昔日穷村美丽蝶变,一个个富民产业蓬勃兴起……金秋九月,行走在竹根滩镇广袤农村,处处展现出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强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竹根滩镇党委政府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精准施策,紧盯脱贫摘帽时间节点,多措并举抓实就业扶贫,截至目前,已有贫困户2822户8859人脱贫。

挖掘内生潜力  开发岗位促脱贫

贫困户关松坚守保洁岗位

9月10日傍晚,笔者来到竹根滩镇群爱村,只见一位年轻小伙还在村部打扫卫生,村干部告诉我们,他是村里的保洁员。

年轻人咋做起了保洁员?原来,这名年轻小伙叫关松,患有癫痫病,母亲是精神障碍患者,爷爷年迈体弱,家里靠耕耘3亩农田和政府发放的低保金过生活,随时都有返贫的风险。村里合理统筹光伏电站收益资金,为他安排了村保洁员的岗位。“搞清洁卫生,扫生活垃圾,干活不累,工作轻松,既有报酬,又能照顾家人。”关松高兴地说。

据了解,竹根滩镇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一方面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合理统筹村庄保洁、环境整治、河渠管护等用工需求,按照一般村不少于2名、贫困村不少于4名、月平均工资600元左右的标准,设置了72个公益性岗位,全部用于安排贫困户劳力就地就业。同时,合理统筹资金,利用驻村帮扶、村级光伏电站收益、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用于贫困户公益性岗位支出,确保贫困户就业收入稳定。另一方面,挖掘企业内力,发挥裁缝之乡优势,协调本地14家小微服装企业,引导企业定点帮扶,组织各企业与367名务工人员签订了劳务协议,其中贫困户87人,现人平每月工资2000元以上。

在东门口村红兵服装厂,三分之一的职工来自贫困户。永林村贫困户刘军涛和妻子都是三级残疾,父母亲年事已高。现通过村干部协调在红兵服装厂从事剪线头工作,每月工资收入达28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贫困户刘军涛在服装厂上班

突出能人带动  创业拓岗促脱贫

笔者在群联村走访时,村党支部书记潘银方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该村贫困户李清云,儿子肢体残疾一级,丧失劳力,其母亲长期在家护理儿子,没有时间外出务工,去年,他将6.21亩土地流转给湖北南章莆公司,流转土地收入4139元。同时,本人就近务工年收入12000元,人平增收5400多元,为2020年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竹根滩镇积极走“支部建基地兴产业、干部搭平台促创业、能人办企业带就业”的脱贫之路,激情唱响一首首精准扶贫进行曲。

经营主体促脱贫。该镇积极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吸纳贫困户劳力打工就业,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米斯粥合作社、方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望家欢(潜江)农产品有限公司和湖北南章莆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新型经营主体已与165名贫困群众签订了长期劳务合同,人平每年务工收入超过8000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贫困户在方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务工

致富能人帮脱贫。充分发挥632名蔬菜、大豆、半夏等产业致富能人作用,采取“一帮多、多帮一”模式,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扶持,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产业,加快脱贫步伐。

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泗河村七组村民刘家奎,在镇、村两级组织和蔬菜产业致富能人的帮扶下,将原来以种植大豆、小麦为主的73亩承包地改建蔬菜大棚,一年四季种植辣椒、西红柿、茄子等作物,2019年收入近19万元,仅5个蔬菜大棚的销售额约12万元,除去各项开支,纯收入近6万元,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余友华和爱人在半夏田里除草

9月11日,秋高气爽。双桥村4组村民余友华和爱人正在半夏田里除草。余友华告诉我们,他家原来只有3亩农田,以种植小麦、黄豆为主,年收入不到3000元。2013年,儿子不幸患上尿毒症,导致家庭陷入困境。2015年,在镇扶贫办的指导下,通过致富能人帮扶,他用6分田试种半夏,当年纯收入1.2万元。2017年,他与村里的贫困户一起实现了整村脱贫。2019年,镇扶贫办帮他办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除了在本村流转土地15亩用于半夏种植,余友华还与他人联合在周矶流转土地15亩,扩大半夏种植面积。“虽然儿子去年做了换肾手术,花费了大几十万块钱,我想,只要我坚持干下去,用不了几年就可以还清所有的债务。”余友华一脸坚定地说。

大力引进小型公司,建立扶贫车间,转移就近贫困劳力就业,是该镇精准扶贫的又一亮点。2019年,李垸村招引能人在本村开办了一家一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新能源锂电池及相关电子产品,该公司现有员工12人,其中贫困户5人。该村2组村民李先葵患有轻微抑郁症,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村干部将其安排在扶贫车间上班,不仅每月可挣1500元收入,而且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强化技能培训  增岗稳岗促脱贫

点对点培训就业专场招聘会现场

该镇积极对接市就业局,于3月28日举办了决胜脱贫攻坚点对点培训就业专场招聘会,组织镇外企业13家,本地企业5家,培训机构5家在“家门口”专场招聘,提供了各类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1000多个,现场参加培训就业专场招聘会800多人,签订培训和就业意向协议391人,其中贫困群众163人,目前有112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

“家门口”专业技术免费培训

培训稳岗。该镇根据就业培训意向,组织与推荐本镇富裕劳动力21人参加3期叉车免费培训,其中贫困户2人;利用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平台,于7月27日在村民“家门口”举办中式烹饪、中式面点、西式面点、育婴员等专业技术免费培训,培训人数40人,其中贫困户3人,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让困难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信心;积极对接市残联,组织本辖区残疾贫困户14人参加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服装制作、电子普工等技能培训,免费安排交通、伙食、学习等费用,让贫困残疾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家里就业,切实解决了部分因残致贫问题。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和收官之年,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委政府着力构建‘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精准对接、稳定就业’的劳务输出长效机制,坚持‘扶贫、扶智、扶志’三结合,‘输血’‘造血’双轮驱动,让劳务经济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支撑,确保到2020年底,完成剩余129户352人脱贫任务。”该镇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