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欧盟的代表28日共同签署一份协定,一致同意在南极设立首个海洋保护区。这将是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区,面积甚至达到几个国家之和。
【达成一致】
历经4年谈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28日在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决定在罗斯海设立海洋保护区。一些人将之称为“历史性”的协定。
该保护区占地将超过155万平方公里,面积约为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总和,比我国东北三省面积大一倍。保护区中约112万平方公里将被设为禁渔区。
2012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开启对协定的谈判,该协定草案由美国和新西兰等国提交。不过,俄罗斯长期对协定草案持反对态度,原因是俄方担心禁渔区可能会损害人们捕鱼的权利。目前,许多国家的渔船在此进行商业捕鱼作业。
按照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制度,所有24个成员和欧盟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签署协定。今年,俄方终于“松口”,协定才得以达成。
新西兰外交部长默里·麦卡利对记者说:“最终达成的协定很好兼顾了海洋保护、可持续捕鱼与科学兴趣之间的平衡。”
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被视作地球上仅存拥有完整海洋生态系统的区域之一。众多企鹅、鲸鱼、海豹,以及独特的南极犬牙鱼、磷虾等生物都在这里生活。
外界普遍认为,在这里设立海洋保护区对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如何运作、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海洋等课题至关重要。
【任重道远】
不过在当天的会议上,由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国提出建立另一个海洋保护区的协定草案却未获通过。该协定提出在南极东部海域建立面积约95万平方公里的保护区。
此外,德国还提议在南极威德尔海建立约280万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尽管后两项协定尚未达成,不过在罗斯海设立海洋保护区仍被视作当天会议重要成果。主办会议的南极和南大洋联盟项目总监迈克·沃克认为,这是各方“第一次将分歧放在一边,共同保护南大洋和国际水域的一大片地区”。
“虽然这次没有决定在威德尔海和南极东部海设立自然保护区,但我们有信心,未来这些地区都将得到保护,”他说。
一般来讲,人们常称的南极是指南极地区,由南极洲和南大洋组成。为了保护与合理利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于1980年5月20日签署《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该公约于1982年4月7日生效,委员会秘书处设在霍巴特。
我国2006年10月加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2007年8月2日申请成为委员会成员。
南极总贮冰量约为2930万立方公里,相当于全球淡水贮存量的75%。整个南极大陆都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冰盖下方至今仍隐藏着众多未知之谜。(郑昊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