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抗洪大堤上的诗行

(图为7月22日,第71集团军官兵在九江市柴桑区城子镇赤湖西堤除险加固,消除隐患。图片由杨风盛摄,杨数制作。)

庚子年,号令传。疫情未消,洪汛再现。双战接踵至,急难天地间。

子弟兵,闻令动。军民同心干,勠力挽狂澜。旌旗猎猎传捷报,向前向前再向前!

—— 题记

她是飞行师师长,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女兵方队领队,她是2020年东部战区驻江西抗洪救灾副指挥长。

7月13日,在洪魔来袭的关键时刻,她率队第一时间赶赴江西九江,连夜开设抗洪救灾前进指挥所,统筹指挥驻赣抢险救灾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

从此,她每天不是坐镇指挥所指挥各部队抗洪救灾,就是在抗洪一线,勘察灾情、会商方案、指导行动……

面对媒体,她不愿意谈自己,总是强调:一线官兵才是基石,才是主体。

陆军第73集团军合成某旅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队伍,它的前身诞生于1930年7月,由贺龙元帅在湖北公安亲手创建,在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屡建奇功。1998年由师改旅后,再创辉煌。

庚子年抗洪,这个旅五任旅长齐聚江西,决战抗洪一线。

五任旅长多次在大堤上相遇,没有客套、没有叙旧,有的是对险情的组织指挥、对险工险段的会商、对眼前成千上万官兵的关爱,对身后4600多万江西父老乡亲的担当。

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之后,获救的大娘稳稳地坐在冲锋舟里。余文元仔细看了看她,感觉有些面熟。他把目光投向刚才的村庄,眼前浮现出22年前令人难忘的一幕。

22年前,新兵余文元也曾经在这一带抗洪,也曾冲进这个村庄。那一次,他把一位高龄孕妇抱出了洪水的重围。

此时,大娘也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似乎在回忆着什么。一番交谈之后,大娘激动地抓着余文元的胳膊:真的是你呀!

眼前的大娘,正是当年那位孕妇。

时隔22年,被救者是同一个人,救人者也是同一个人。

战士李震是保障我们去各个点位采访的驾驶员。小伙子热情、勤快、周到,深得大家喜爱。

一次,我们的车开到一个地方被限高杆拦住了,旁边的交警见我们是抗洪部队,忙跑过来移杆。正当我们要向这位交警致谢时,却听李震叫了一声“叔叔”。

原来,李震的家就住在我们的驻地柴桑区,而他无数次从家门口经过,却从未说过一声,更没有提出回家看看。

瞬间,大家都安静下来。良久,一位同事半开玩笑地说:“大禹治水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你李震抗洪是N次过家门而不入啊!”

而此时,人高马大、一向开朗活泼的小伙子,却腼腆得像个姑娘,低着头、搓着手,不好意思地笑了。

22年前,一场特大洪水席卷长江、嫩江、松花江,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因为那场洪水,“李向群”这个名字为大家所熟悉。

李向群家里拥有两个服装加工厂、两个批发商店、一个汽车运输队。生长在这样一个殷实的家庭,李向群却向往军营。18岁,他选择了当兵。

大洪水袭来时,刚刚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已服役两年的李向群第一个报名参加抢险突击队。在大堤上,他生病了,却不顾同志劝阻,始终坚守抗洪一线——1998年8月21日10时30分,从卫生队拔掉针管“出逃”的李向群,在扛起沙袋冲向大堤时倒下了……

家中父母急匆匆赶来,可年仅20岁的李向群,再也没有站起来。

见到团领导,英雄的父亲替儿子交了第一笔也是最后一笔2000元党费,将国家发放的两万元抚恤金捐给了灾区,把儿子的骨灰撒在了他奋战和倒下的地方。

最后,这位父亲向部队提出了唯一的要求——不管怎样,我要完成儿子未完成的事业,请让我代替儿子抗洪!

就这样,这位痛失爱子的父亲,穿上军装,在洪水疯狂拍打的大堤上,和儿子的战友们一起,扛起了沙袋,不断向着大堤冲锋……

22年后,同样在长江大堤上,又一对父子,上演了一幕家国情怀、人间大爱。

7月19日,安徽枞阳抗洪一线。

一对父母一路打探着找到了正在抗洪的儿子。站在儿子面前,母亲心疼得说不出话来,任凭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父亲则转过身,摘下眼镜,偷偷拭去眼角的泪水。

突然,父亲搬起儿子面前的一个沙袋扛在肩上。

儿子先是一愣,随即帮父亲托了一把,再把父亲肩上的沙袋扶正。

站在已经长大的儿子面前,父亲足足矮了半个头,一对父子,两代男人,就这样扛起了同一份责任……

7月23日,九江防洪大堤。

一对年轻的男女正在给“济南第一团”抗洪官兵分送西瓜。

这是一对夫妻,丈夫叫沈国立,武警福建总队第二支队排长。妻子叫柯少伟。

7月14日,沈国立从福州回九江休假,恰逢洪水来袭,他板凳还没坐热,换上作训服直奔抗洪一线。

丈夫披征衣,妻子紧相随。柯少伟把一岁多的孩子托付给母亲,随丈夫一起来到附近的“济南第一团”官兵抗洪现场。

开始几天,夫妻俩和官兵一起装沙袋、扛沙包,加固大堤。洪水稍稳定后,两人又忙着为官兵解决各种生活难题,被大家亲切称为“抗洪战场最美夫妻”。

他叫廖金龙,某部班长兼代理排长。2018年经人介绍,他认识了端庄秀丽的姑娘张雯,两人情投意合,相约2019年“十一”结婚。

临近“十一”,部队接到演训任务,他和张雯商量:我们春节结婚吧,春节好,人多热闹,我也可以多请几天假陪你出去走走。

她说:好!我听你的。

等待的日子虽然漫长,但她心里却像吃了蜜。那些日子,除了上班,她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投注在即将到来的婚礼上,她还精心挑选了一套雪白的婚纱,她要做最美的新娘。

他也处理好了手头工作,并提前请好了假。

然而,新冠肺炎袭来,部队暂停了异地休假。

就这样,他们的婚礼不得不往后推。

好在通信发达。他们每天抽时间视频,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也互相等待,终于迎来了战“疫”胜利。

他们商定7月18日结婚,因为这天是他们认识的纪念日。

可是,7月12日,正准备启程回家与心上人团聚的时候,部队突然接到赴江西抗洪救灾的命令……

他默默退了回家的车票,跨入了逆流而上的抗洪队伍。

抗洪第三天,廖金龙的战友发现附近多了一位漂亮的女志愿者,这位女志愿者看廖金龙的眼神很不一样。

而廖金龙也似乎与其有某种默契。

架不住战友的追问,廖金龙如实向大家交了底:这位女志愿者就是自己未过门的妻子。

原来,姑娘得知未婚夫因为抗洪任务再次爽约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到他身边去,陪着他一起抗洪!

有人提议,既然新郎新娘都在,不如就在抗洪大堤上举行婚礼吧!战友们鼓掌呼应。

他俩却拒绝了。

他说,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紧,等抗洪结束后再说吧。

她说,只要每天能看上他一眼我就知足了。

1998年,九江。

因洪水决堤,部队紧急组织村民撤离。

最后一个村民撤走了,官兵又向下一个更危险的村庄奔去。

老百姓问:“水马上就淹过来了,你们还去那儿干啥?”

年轻的士兵回答:“我们是解放军,我们要去救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20年7月14日,位于长江中心、四面环水的九江市彭泽县棉船镇,水位超过警戒线3米,4000多名群众紧急撤离。

而同时,东部战区陆军却增兵1500名,上岛护卫人民的家园。

群众问:“你们把我们撤出去,自己却住进来,你们就不怕危险吗?”

战士回答:“这里凝聚着你们的心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责任。”

一位老大娘哭了:“求求你们和我们一起走吧,我们不要这些房子了。”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从抗“疫”战场到救灾一线, “逆行”,始终是这支军队最美的姿态;“人民”,永远被他们高高举过头顶。

王家坝,位于安徽阜南县南部,南临淮河,与河南省固始、淮滨两县隔河相望,因拥有“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闻名遐迩。

淮河,古称淮水,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

历史上的淮水是可以独流入海的。春秋地理著作《禹贡》记载:“导淮至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河南省汲县和滑县之间,人为决堤,造成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河水从泗水分流入淮始,大量泥沙淤积使淮河入海出路受阻,淮河在形成今洪泽湖等湖泊之后,经召伯湖由夹江在三江营入长江。

没有了入海口,加之夏季降水集中,淮河水患成了鄂皖苏等流经地区人民的重大隐患。

1953年,为了治理淮河,王家坝闸横空出世。

自建成起,王家坝闸已历经15次泄洪,为保卫淮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0年7月20日8时32分,根据国家防总命令,王家坝闸第16次开闸泄洪。

一时之间,蒙洼蓄洪区4个乡镇、18万亩良田再次化为一片汪洋,坚守在100多个庄台孤岛上的19万群众再次泰然接洪。

我们见惯了抗洪,抗洪是把堤加高、把水堵住,不让堤垮塌、不让水漫溢。

而蓄洪是什么?蓄洪是把门打开,让洪水流进自己的家里……

堵是为了自己,开是为了他人。

这就是“王家坝精神”。

(谷任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