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位列“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第88位

云上潜江报道 7月28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湖北省7地上榜,其中我市位列第88位,比去年上升2位。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实施“东进南扩、产城融合,四区联动、全域振兴”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布局,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全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获评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优秀等次,成为全国3个乡村电气化示范市之一。

——产业升级不断加快。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的10:52.6:37.4调整为9.9:50.2:39.9。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8%,居全省前列,新化工、新能源、新科技、新特色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6%、21%、6.1%、6.6%,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7亿元。虾稻共作面积达到80万亩,小龙虾交易额突破80亿元,虾-稻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20亿元。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3%,全年游客达215万人次,成为湖北100个必驾最美打卡地。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62亿元,增长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亿元,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4.6%、17.9%、41.2%,呈现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的鲜明特点。全年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和债券资金51亿元。“三库”项目422个,总投资2474.2亿元;储备转建设累计转化率33%,建设转达效累计转化率29.7%。全年新开工项目75个、总投资224.2亿元。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民生支出达52.6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8%。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627元,增长9.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494元,增长9.54%。新增城镇就业117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3%。新老机保制度衔接到位。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孤儿养育等标准稳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新政策平稳落地。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实施顺利推进。城乡居民异地就医更加便捷。

2019年,潜江交出了一份促发展、快转型、暖人心的成绩单。县域经济百强榜位次的提升,正是潜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重大考验。眼下,我市一手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一手抓向内挖潜能,潜江经济总体呈现稳步恢复的良好态势。

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按照中央、省委统一决策和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战“疫”的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生产自救。3月13日我市疫情防控等级降为低风险区后,全市工业企业有序复工,10日内全市应复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100%。

另一方面,强化高层次谋划四大片区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做好四大战区产业战略规划,以江汉油田、金澳科技、智能制造和虾-稻产业四个“千亿板块”为依托,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引领、特色产业为亮点的产业构架和体系。

强化项目建设提速增效,1-6月,滚动调度工业项目121个,总投资320亿元。实施技术改造项目45个,占调度技改项目90%;全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抢抓“后疫情”时代机遇,大力实施技改升级、做大做强,方圆钛白、凌安科技、鑫友泰等一批技改扩能项目实施;东颢制衣、奥瑟夫、艾颢制衣、利维高等一批服装企业抢抓时间节点,转产扩能生产医用防护服和口罩;积极对上争取,抢抓疫情期间国家、省惠企政策实施机遇,已推荐43家企业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名单,可享受12亿元的贷款额度,已推荐25个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申报贷款16.5亿元,组织6家企业申报设备投资162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我市在增强发展后劲、提升民生福祉上下真功、苦功,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来源:潜江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