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同里的新生活——北京老城探访记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题:老胡同里的新生活——北京老城探访记

新华社记者李斌、孔祥鑫、张漫子

“水穿街巷”场景重现,历史文化街区恢复性重建,老胡同里的居民过上现代生活……

北京在老城保护和复兴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眼下,《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已编制完成,正在报审。

那么,老胡同里能过上现代生活吗?北京老城究竟有多大变化?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走进北京老城,走进胡同深处……

“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

“现在家家都有了厨卫,市政排污排水等基础设施进入胡同里,改造效果比想象中好得多。”谈起近年来的日子,66岁的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20号院居民李长林感慨不已。

生活的变化,源自6年前那一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雨儿胡同看望老街坊,听听大家对老城区改造的想法,要求“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一张总书记当时在雨儿胡同30号院内与胡同居民的合影,如今悬挂在福祥社区居委会一层。“当时过道特别挤,你看这合影里9人站成了三四排。”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工委副书记乔孟斋说。

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30号院内,腾退后的房子改造成的“槐香客厅”,成为居民议事、活动的公共空间(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6年过去,修缮后的雨儿胡同焕然一新,30号院也面貌一新:原有的14户居民12户选择外迁,恢复四合院传统规制格局的院子显得格外宽敞干净。腾退后的8间房子被改造成“议商暖阁”“槐香客厅”等,成为居民议事、活动的公共空间。

69岁的居民崇宝才在修缮一新的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30号院内(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69岁的居民崇宝才一家三口人和另一家人本着自愿原则留了下来,和社区居民共享院子,而他家人均居住面积也由不到5平方米提升到了近9平方米:“我们老两口退休费一个月一万多,够花。我没有更多的愿望了,就是好好活着,多活几年。”

30号院,是南锣鼓巷福祥、蓑衣、雨儿、帽儿四条胡同近年来修缮整治成果的缩影——5年来,这四条胡同共有437户、1332名居民腾退外迁,住进了现代化小区,居住面积从户均不足25平方米提高到110平方米,人均则由7.9平方米增加至36.89平方米。

在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伴随居民腾退、院落修缮,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仅在东城,就有12个平房区街道、656条背街小巷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

“住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说。

“老城正在复兴”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达智桥胡同被评为北京十大最美胡同之一。

“经过集中整治,占道经营、私搭乱建没了,小燕子也回来筑巢了。”73岁的居民韩宝森指着一处四合院门口门楣上的燕子窝说。

达智桥胡同,是过去几年北京老街巷变化的缩影:在东城,1175条街巷整治提升,902条支路胡同通信架空线梳理入地,清理线缆2万公里,拔杆1.1万根;在西城,1300多条背街小巷得到提升,84条街巷达到“十无五好”标准。

现代生活,还得有花有草有绿地,老城也不例外。

市民在北京市西城区“广阳谷”城市森林内游玩(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市民在北京市西城区“广阳谷”城市森林内游玩(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菜市口西北侧,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面积最大的城市森林,总面积达4.5公顷的“广阳谷”城市森林,早已成为周边胡同人们休憩的好去处。

7处“城市森林”、8处口袋公园、6处小微绿地,在西城区,绿色空间大面积增加。

在东城区,玉河遗址公园两岸植绿种草,河道得到修缮,重现“江南水乡”景色。

“原来我老去北海公园,现在出门就是公园。”谈起胡同一侧玉河遗址公园的变化,崇宝才不禁感叹。

老街坊们共享的,不仅是四合院和胡同,更有文物活化利用后的“福利”。

西城区金井胡同1号,一个坐北朝南、窗明几净的三进院落,是清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故居。4年前这里还是个大杂院,住着46户居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15年9月7日拍摄的腾退修缮前的沈家本故居(资料照片);下图为:6月10日拍摄的沈家本故居(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新华社发

2018年1月9日,在腾退住户、精心修缮后,沈家本故居作为中国法治名人博物馆对外开放,截至去年年底,先后接待近千场集体参观,接待参观总量12万人次。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腾退修缮中的沈家本故居(资料照片);下图为:6月10日拍摄的沈家本故居(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新华社发

“许多人慕名而来,周围的居民更是抬脚就来。”北京市西城区文旅局二级调研员贾文静说。

从三官庙到梨园公会,从广福观到京报馆……越来越多文物里的住户实现腾退。

万松老人塔“变身”砖读空间,林白水故居成了椿树书苑,临汾会馆辟为展现会馆发展史的专题博物馆,广渠门内大街207号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主体建设基本完成……一个个文物空间成为公共空间。

“在北京,越来越多的文物得到活化利用,传统的历史格局和城市风貌正悄然恢复,整体保护下的老城正在复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西城分局局长助理龚钊说。

“这张金名片必将更加闪亮”

疏解整治促提升、街区整理、背街小巷整治……自2017年起,通过一系列行动,最多时有200多家酒吧的什刹海终于静了下来,回归老北京味道。

“我们正让胡同静下来、慢下来。”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工委书记海峰说,“什刹海正在探索一条老城疏解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改善、街区有机更新与历史文脉保护有机结合的路子。”

北京老城的变化,源自全社会的共建共治共享。一张共建网正越织越密:东城区有1030名街巷长、2064名小巷管家,西城区有1392名街巷长、2896名小巷管家,天天下“绣花功夫”……

5月21日上午,前门草厂四条44号院内,一阵铃声过后,小院议事厅又一次开张,包括社区居委会委员、街巷长、小巷管家、居民组长、居民代表共同商议垃圾分类大计。

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在社区协商共治下,曾经的历史水系三里河得以恢复。小路弯弯,溪流潺潺,成为京城一处胜景……

市民和游客在北京市东城区三里河参观游览(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市民和游客在北京市东城区三里河参观游览(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目睹巨变,62岁的居民丁淑凤说:“屋外有花有草有鱼缸,院内有了雨污分离、用上了全电厨房,现在家家过上了品质生活,天天在三里河边走一走,别提多自在了!”

草厂四条居民丁淑凤在北京市东城区三里河练习打快板(6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晓冬 摄

北京,是一座见证历史沧桑变迁的千年古都,更是东西方文明相遇和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我们提出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石晓冬说。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集萃地就是老城。

市民和游客在北京市东城区三里河参观游览(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通过不断推进保护工作,北京老城这张金名片必将更加闪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副主任周楠森说。

目前,一系列工作正在推进中:

——从2019年年初,北京市住建委和东城区、西城区共同启动历史文化街区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愿意走的对接共有产权房或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愿意留下来的,走的人腾出了空间,对于留下来的居民来说,居住条件也是改善。

从西城区菜市口西片到东城区北二里庄,申请式退租和街区更新工作稳步推进,更多住在老城区的居民看到了日子改善的希望……

——2020年年初,北京市西城区发布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希望借助各方智慧和资本开发利用歙县会馆、晋江会馆、梨园公会等7处腾退文物建筑,把文物资源开发出来……

“我们要留住北京城的‘根’与‘魂’,让老北京人、老北京文化在北京城长长久久地生活、发展下去,延续千年古都的精气神。”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