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李理)6月15日,记者在渔洋镇桥头村1组谢谟新的“虾稻共作”田里看到了他忙碌的身影。
“今天起了170斤小龙虾、收了20斤鳝鱼,总共卖了1000多元。”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谢谟新说,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从2017年开始虾稻种养殖,并收购周边村民的小龙虾和鳝鱼进行贩卖,每年基本都能有5万元以上的收入,这让两个孩子顺利上完大学,并在城里找到了工作。
早在2015年时,患有先天小儿麻痹症的谢谟新还是桥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命运不欺求知人
57岁的谢谟新因病长期需要药物治疗,加之家中只有一儿一女,严重缺乏劳动力,多年来,三人生活异常艰难。但谢谟新心中一直有个信念:再穷也要让儿女读书求学,自己身体不好也要求知探路。
谢谟新在心中暗暗发誓,要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努力拼搏,靠自己摆脱贫困,让儿女读完大学!
期间,市、镇、村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都会邀请谢谟新参加。他告诉记者,他最喜欢听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老师讲课,尤其爱钻研“虾稻共作”相关的种养殖知识。
近6年来,谢谟新先后订阅了《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养殖技术规程》《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大全》《农村新技术》《渔业致富指南》《农家致富》等20多种有关种养殖的技术读本。他深知,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本领脱贫,才能实现脱贫不返贫,迈上小康路。
有志者事竟成
筑田埂、开虾沟、消毒虾池、投放虾苗、种植水草……2017年,在镇村两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谢谟新获得2000元特色种养殖补贴和5万元小额贷款,他开始悉心操持起24亩虾稻田。
种养殖过程中,割草与喷药需要大量人力,这成了谢谟新的难题,怎么办?他总是坐在塑料小船里,一边吃力地扶着船舷,一边向水中布撒虾食,由于力道不均,船多次翻倒在池子里,他就这样湿漉漉地回家。
经过谢谟新悉心喂养的小龙虾长势喜人。当年,他的24亩虾稻田实现纯收入3.5万元,再加上收棉花赚的3万元,好生活近了。
脱贫致富奔小康
正当曙光靠近之时,谢谟新又因过度劳累加重了腿部疾病。经检查,他必须到医院去诊治、调养,可孩子们的学费不能断……生活的压力又一次令他喘不过气。
针对谢谟新的身体状况,渔洋镇决定减免他在渔洋镇卫生院的治疗费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特地为谢谟新量身定制了收购小龙虾和鳝鱼的脱贫计划--让周边村民都到谢谟新家门前进行小农虾和鳝鱼的集中收购和售卖;驻村工作队还连续5年帮助他申请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
在组织的贴心帮扶下,谢谟新的身体一天天好转,种养殖事业也越见起色。2018年,谢谟新实现多种经营收益10万元;2019年,两个孩子顺利毕业参加工作,所有的负债一扫而光,谢谟新终于脱贫摘帽。
“感谢党的政策,我们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住得好,看病也有了保障。”谢谟新感激地说,勤劳才能致富,他相信今后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