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与泪水:扶贫中的独特注脚

导读

精准扶贫吹响了中国人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的号令。数年来,无数扶贫干部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投身一线,与贫困户并肩克穷。扶贫干部、贫困户是这场“战役”的亲历者,书写了扶贫工作的生动实践,他们的笑容和泪水成为脱贫攻坚的独特注脚。

唤醒心里沉睡的力量

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一个深度贫困县。新中国成立后,世居佤族、拉祜族的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向记者讲述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的贫困户——二妹的故事时,西盟县委书记杨宇数次哽咽落泪。1995年出生的二妹,在初中毕业后就到外地打工,端菜、搬砖……因为没有技术、学历低、说不好普通话,工资一直很低,攒不下多少钱。

2015年,由于父亲被查出肝腹水,加之母亲精神失常,二妹无奈回到班母村照顾父母。在自己结婚时,因为贫穷,连宴席都没办。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她内心十分自卑,见到生人就躲。

杨宇说,这些年扶贫工作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群众没有脱贫意识,一些群众穷惯了,也麻木了。

“工作特别难做,仿佛群众不愿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杨宇说,2015年和2016年是工作最苦的时候,这种苦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感觉看不到希望,很疲倦。

经过几年的帮扶和发动,情况有所改观。2018年,西盟县又与一家蜂业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给村民带来了就业岗位和养殖技能培训。结对帮扶的党员扎莫把二妹也带到蜂业公司务工。“不知道被蜇了多少次,但总算把技术学会了。”二妹说,从抬蜂箱、砍草做起,直到学会培育蜂王、简单分群,月工资超过2000元。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班母村老寨(上图)和新房(下图)杜涓涓 摄

为了给贫困群众提供可持续增收的项目,西盟县还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冬季无筋豆等扶贫项目。

如今,二妹独立养了300桶蜜蜂,摆脱了绝对贫困。她还负责对口联系8户贫困户,成功帮助一名贫困户戒掉酗酒习惯。

持续不断的扶贫工作,终于在群众身上看见了实效。2019年4月,西盟县宣布脱贫摘帽。同年10月,西盟县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杨宇认为,只要真心实意地做扶贫工作,就能唤醒群众心里沉睡的力量。

文明生活方式培养同样重要

“推开房屋大门后,看见两个满身灰尘的小孩睡在玉米堆旁边的地上,还有3个小孩躺在水泥墩上的木板床上……当时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这是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铜厂乡长安冲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杨樱入户走访时看到的揪心一幕。

2019年,杨樱来到长安冲村,这是她第二次驻村。2010年,作为新农村指导员,杨樱来过铜厂乡。当时的铜厂乡随处可见土墙房、泥巴路。当她再次来到铜厂乡时,看见水泥路已经通到了村委会,土墙房已被砖混房屋取代。

“从外观上看,大家都住进了新房,但房屋内依然很脏,人居环境依然较差。”杨樱说,让她掉泪的这一户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孩子的母亲因贫困跑了,男主人既要照顾5个小孩,又要靠打零工维持生活。虽然在帮扶政策下,他们家告别了土基房,但房内缺乏基本的家具。在水泥墩上简易架设的木板,就成了家里的床。

“作为两岁孩子的母亲,看到这一幕真是心酸。”杨樱说,她虽然离开孩子来驻村,但家里还有老人照顾孩子。但这个贫困户,父亲为了打零工赚钱,白天只能离家,孩子根本没人管。

扶贫干部给这个贫困户申请了临时救助,给他们配置了床和桌椅板凳等基本生活用品,还给父亲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村内有合适的临时工岗位,也优先考虑他们家。

好的生活环境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扶贫工作不应囿于修路盖房,文明生活方式的培养同样重要。为此,当地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为群众修卫生厕所、卫生厨房,宣传好的生活习惯,“墙黑、地板黑、脸黑”的情况明显改变。

扶贫产业对贫困地区特别重要。杨樱希望,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贫困地区积极吸纳有能力的外出务工群众,将他们培育成产业发展带头人、致富带头人。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班母村佤山育忠幼儿园的孩子跟着老师上音乐课 杨宗友 摄

短评 注重当下,着眼未来

在精准识别贫困户过程中,扶贫干部发现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为此,各地加大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工作力度,有些措施效果明显,但有些措施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扶贫干部不能简单地认为贫困户扶不起来,更要思考帮扶、宣讲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真正了解群众的现实需求。扶贫干部一定要避免简单宣教式的劝说,在为群众描述未来生活图景时,要结合现实,让贫困户真正理解,真正可感可信。

当前,一些地方积极组织贫困群众外出务工,这是时间最短、效果最明显的脱贫方式。在贫困群众外出务工过程中,应帮助他们适应、融入新的社会环境,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的机遇,还可以习得技能,为未来反哺家乡打下基础。

在下一步乡村振兴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平台和契机,帮助有想法、有能力、有意愿的群众回乡就业、创业,让新鲜思想和血液注入贫困地区,增强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也让更多青壮年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提升老人的幸福感,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的新农村。(记者 杨静)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2020年第6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