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事儿妈”刘云林

云上潜江报道(通讯员 朱明安 叶霞)“你们冲锋,我们跑腿!”一向作风严谨,行事稳重的杨市卫生院工会主席刘云林,在回应一线医护人员的种种需求时,总会信心百倍地承接下来,并第一时间安排落实。回应时,他总会给出时限,“今天下午”“两小时后”“一分钟”“马上”。

抗疫期间,各种医用物资的接收调拨分配,直至投放安装,量大、品类繁多,时间紧急,除此之外,整个院区的设施设备的运营、医务人员吃喝拉撒、住宿以及隔离区物资准备,林林总总,不一而是。刘云林围绕中心工作,配合其他院领导跑协调、忙调度,没有困难二字,只有默默苦干。想的最多的是怎样办、怎样快办、怎样快办好。

“事儿妈”管住的是生命健康

管,管车、管门两大难题。人员出入,车辆出入是防控的前哨。查体温,问去向,登记备案,索取健康证明,医务人员出入“承诺书”。

“管”需要制度作依据,需要执勤在岗人员的铁面无私。刘云林带领他的团队,管住了4个出入口,管住了院区内居住的家属。

“事儿妈”的坚持,一刻也没放松。

“高速路口要快速放置醒目标牌。”防控一线来电。

“好的,尺寸大小多少?”刘云林迅速与打印店联系。从制作完成到放置完毕,仅用3小时。

“爱心企业有水果牛奶送到,怎么分配?”

“密接隔离点需要医护人员防护用品。”

职工宿舍区,有年轻人自烧火锅,他担心火患,闻讯后     提醒训诫,及时阻止。

“事儿妈”监管整个院区,琐碎的嘴,匆忙的腿,看见的是一地鸡毛,管住的是人的生命,得到的是圆满的结局。

“事儿妈”记住的是安全无小事

杨市卫生院,一院两区。卫生院区和精神病区。有2座住院楼,2座食堂。平常这里有近100名职工和300多名住院患者进餐。为了确保疫情不传播,院里商量决定,疫情期间全体医护人员居院隔离。进餐人员则增至500余人。无形中食品安全和食堂管理增加了防护级别。刘云林的压力更重了。安全无小事。他召集后勤和食堂负责人开会。要求从粮油菜品采购到一日三餐的饭食全流程监管。集中采购回的物资,在分类、贮藏、消毒、烹饪所有环节,提高标准,完善台账,规范操作,分片包干,责任压实,具体到人。

同时,生活物资的采购,也涵盖了院内家属区,按照统一标准执行。

为做好疫期的病人住院安全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工作,他紧急联系医废专用包装袋,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参加全省统一的感控线上培训。

为了广泛动员大家参加院感培训,他不厌其烦地与院感办协商,深入各科室指导报名参学。

“你负责自学成功上线,再带教科室其他同志,千万别忘记!”所有科室,再三叮嘱。正在忙于本职工作的同志,对“事儿妈”的较真精神,颇有微辞。可是调侃之后,大家还是接受指示,迅速上线。毕竟安全无小事!

“事儿妈”扛起的是专业责任

“刘主席,我们发现这个病人情况不好,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会诊申请电话响起。

是党员,也是一名放射科主治医师。刘云林百忙之中,在理顺管理事务之余,总不忘往放射科跑。

放射科主任王剑是一名高年资放射医师,在临床影像诊断上造诣很高。抗疫期间,辖区内新冠病人的初筛,影像学报告至关重要。有4例确诊病例都是在放射科出具报告,及时转诊的。初步诊断符合率达100%。

刘云林几乎参与了所有初诊疑似病例的影像学会诊。

管理不放松,学习再抓紧。

每当有疑似病例,或者普通病人中的异常影像一旦发现,都由放射科主任王剑通过“飞图”二维码,转发到刘云林进行会诊。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掌握过硬专业知识,是一个医师治病救人的看家本领。职业精神,专业责任。要担当更要付出。这样的会诊,常常是随叫随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个月来,排查影像阅片累计320余次。他和他的团队的出动常常是午间、凌晨或者夜半。

作为卫生院防控指挥组副组长,他一面全力配合院长做好全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一面做好科室管理、防控督导、综合保障、放射科会诊及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有时还是兼职司机,参与人员与物资转运。参与会诊50余次,筛查新冠肺炎确诊病人4例,组织院感培训5场。参加鑫阳社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为小区封闭管理46户115人提供集中采购配送生活物资,慢病患者购药15批次,发放抗疫宣传资料300余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展现了“关键时刻冲在前”的党员风采。

“事儿妈”刘云林,在抗疫一线,没有停止叮嘱,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在唠叨中、一直在奔跑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