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连线湖北】唐子人朋友圈里的战“疫”故事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展鹏、杨懿瑾)“医生不光是治疗疾病,重要的是传递温暖,做一个有担当有温度的医生。”北京赴武汉前方医疗队的唐子人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疫情突发叫人猝不及防,看着新闻,今年50岁的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室副主任唐子人拿出手机,给院领导发了微信:“我今年50岁了,如果需要我上战场,我随时可以。”

1月27日:北京医疗队出发  

1月27日,大年初三,唐子人接到院里通知:北京将组成136人的医疗队,即刻出发前往武汉。这一天,唐子人唯一担心的是有病的母亲和工作繁忙的爱人。当他把消息告诉母亲和爱人时,她们都说:放心去吧,别惦记家里。那一刻,他有内疚但没有犹豫!就这样,他作为北京市朝阳医院医疗队的领队,带领本院14名医护人员出发了。这支队伍包括5名医生、9名护士,“90”后居多,年龄最大的56岁。唐子人知道,这和2003年上“非典”一线不一样,这次他更像一个大家长,除全力以赴救助患者外,还要照顾好队员,更要与北京驰援武汉医疗队的同事和武汉的兄弟医院积极配合尽快融合。

1月29日:分区治疗,救助工作有序推进  

北京医疗队重点负责重症和危重症三个病区的150名患者的抢救治疗,北京朝阳医院的医疗队负责其中近50名患者。有了明确的划分治疗,医疗队的工作有序推进。让大家感到欣慰的是,通过北京医疗队的通力救治,危重症患者病死率明显下降。

2月6日:战胜病魔需要动力和勇气

唐子人作为领队,每天要对病区的患者逐一查房,每次查房用时近3个时。他说,有的患者是家庭聚集性发病,他们的心理压力很大。在查房时,我们尽量把每一位患者的要求记下来,如果患者需要生活用品或想吃点什么,只要我能办到的就一定会满足他们。

2月14日:最开心的就是看到患者痊愈出院

每当患者痊愈出院,就是唐子人和同事们最开心的时候。看着他们从最初的重症、危重症一点点好转,大家充满了希望和动力。队友们每天走进病房,无论是眼神还是身体语言,都充满温暖和力量。他们相信,透过护目镜向患者传递的信心和勇气,对战胜病魔无比重要。

2月15日: 危险面前绝不退缩

今天武汉下雪了。有一位插管上机的危重症患者需要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 ),这是职业暴露风险较大的操作。唐子人说:“简单地说是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穿刺不慎如果造成自身皮肤的刺破,感染风险极大!”尽管如此,唐子人和同事说了两个字:“我来!”在唐子人和队员们共同努力下,操作顺利完成,患者情况很快有所好转。

2月17日:患者出院,倍感欣慰

今天痊愈出院的患者中有一位外地商人,唐子人清楚地记得十几天前他入院时伴有高热和喘憋。这位商人在武汉做生意,有两个孩子,一个12岁,一个6岁。唐子人经常鼓励他说:相信你一定能走出去,和孩子团聚!出院那天,唐子人和同事们把2003年为抗击非典创作的歌曲《手牵手》的歌词抄录下来,签上名字,制作成贺卡送给这位商人。

2月21日:疫情不退,我们不撤!

自抵达武汉以来,队员们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查房、护理、治疗……遇到抢救时要做心肺复苏、深静脉穿刺、俯卧位通气、心律失常转复……尽管如此,队员们都毫无怨言。唐子人对队员们说:“疫情不退我们绝不撤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北京医疗队的136名队员立下铮铮誓言:“疫情不退,我们不撤!”(北京朝阳医院供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