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2017年5月,市供销合作社被全国总社推荐为综合改革先进典型上报中央深改办,并被确定为全国专项改革试点单位,全面开启了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大幕。
怀揣与“三农”的鱼水情谊,两年来,我市大刀阔斧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始终坚持推动组织创新,密切社农利益联结,打通了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供销力量,并顺利通过全国总社组织的专项验收。
组织创新 老树发起新芽
曾经的市供销合作社是全省为数不多改制不彻底的单位。15个基层社过半处于倒闭和半倒闭状态,职工从1万多人锐减到2600人。
“由于改制不彻底,造成等靠要思想严重,职工上班普遍缺乏动力。”11月21日,回忆起刚到市供销合作社时的情景,市供销合作社主任何锋记忆犹新。
要想生存发展,就要有适应新时代的全新组织框架。专项改革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供销合作社对原有基层社实行了改造升级,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载体,让专业合作社和基层供销社充分融合,打造新型基层社,共同致力为农服务。
位于积玉口镇九牛观村的村供销社,由积玉口供销社以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吸纳农村农机能手以设备或技术入股共同打造,吸引社会能人30人进入村供销社,通过开展土地托管、农资供应、工厂化育秧、农机作业等系列化服务,推动基层社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基层社实力。
九牛观村供销社负责人郭家力告诉记者,目前,该供销社托管土地2.75万亩,厂价直供社员农药、肥料1.2万吨,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生产综合服务8万亩。今年,全系统共签订服务订单2.6万笔,托管土地28万亩,提供农业综合服务面积达30万亩,可望助农增收5000多万元。
因地制宜的基层社分类改造,让供销社呈现出勃勃生机,经营领域不断拓宽,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所有基层社全部实现了“四有”目标:即有“三农”服务中心、有供销超市、有新型庄稼医院、有农产品集散中心或再生资源回收站。
利益联结 社农捧起“金饭碗”
来到高石碑镇魏棚村时,村民邵华正在收拾自家的店铺。前些年,他将责任田流转给义新村供销合作社后,每年都能从合作社拿到不少收入。
“除了土地流转带来的收入,到合作社打工也能有不少收入。” 邵华说。
义新村供销合作社由高石碑镇供销社与魏棚村党支部共同组建,通过“村党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三位一体共建模式,成立虾农生态农业公司,创办谷满屯种植合作社和青禾蔬菜合作社,吸纳农民入社561人,创建生态种养殖基地7801亩,并组建农民农资联合会,推行二次返利模式,社员采购农资除以低于市场价5%外,年终结算再次返利3%,助农增收500万元。
61岁的何庆长是该镇蚌湖村五组村民,2017年加入青禾合作社。有一年因气候原因,水稻出现倒伏,但他的水稻却喜获丰收,纯收入达8万元。谈到其中的秘诀,他笑着说:“多亏了供销合作社帮忙,不仅为我们提供优质低价的农资产品,还及时帮助我们解答各种疑难问题。”
围绕改革,市供销合作社密切基层社、合作社、农民的利益联结,通过股份合作吸引农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级组织以劳动、资本、土地、设备、技术等多种形式入社合作。通过入社入股,农民充分享有入社带来的好处,入社农户亩均增收500元以上。
综合施策 破解“三农”难题
办公楼、社员食堂、粮食仓库、农机维修车间、育秧大棚等设施一应俱全,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插秧机等10多台大型农业机械在停机库内一字排开。走进杨市供销合作社“三农”服务中心,犹如走进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农业工厂。
该“三农”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其旗下的供联农机专业合作社,由杨市供销合作社创办,农机大户带机入社,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吸纳核心成员20人、社员500余人,服务农户2000余户,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近3万亩,辐射杨市、总口、渔洋,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插、机整,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解放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土地托管服务,农民每亩可减少花费200元左右,而机械化作业每亩增收350元左右,农民不用一天到晚扑在田里,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亲人或者外出务工。”杨市供销合作社主任黄文平说,服务中心还引进和推广高科技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开展富硒系列农产品种植、富硒小龙虾养殖等,探索“粮食银行”试点。
56岁的社员胡孝新,是杨市办事处联兴村六组村民,2015年加入合作社以来,种养的42亩富硒水稻、富硒小龙虾,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联合各类人才、经营组织和市场主体,让职业农民、合作组织以及龙头企业种地,创新联合供销模式,探索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目前,市供销合作社托管土地超过18万亩,通过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亩平产值增加了20%以上,种植成本下降了15%,带动1万多农民致富。
同时,通过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创新科技供销模式,探索解决了“地怎么种”问题。市供销合作社开展湖北省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共建项目,在运粮湖建设4.5万亩富硒虾稻示范基地,针对农产品供求结构错位,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成功塑造一批具有供销社标识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此外,市供销合作社还构建全覆盖的网络、物流和服务体系,创新共享供销模式,探索解决“双向流通”问题。新建镇级电商服务站15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365个,去年,仅小龙虾交易达13万吨,销售额58亿元;改造了3个市级日用品配送中心、15个农资区域配送中心、36个供销超市、248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形成了以市级为龙头、镇级为依托、村级为终端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何锋告诉记者,他们将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和质效,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来源:潜江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