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戏曲之春 走复兴之路——潜江花鼓戏发展纪实

云上潜江报道 10月31日晚,热闹的鼓钹声中,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改编的大型古装花鼓戏《赛金女》在曹禺大剧院上演,拉开了第三届湖北省花鼓戏艺术节展演的帷幕。

台上,精彩演绎;台下,座无虚席。这一幕,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徐中兵早已习惯,从农村到城市,其剧团演出总是一票难求。传统花鼓戏为何在这里展现出蓬勃生机?

政策、资金“双保障”,解决剧团困境

上世纪末,花鼓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一步步走向没落。随着电视的兴起与普及,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传统戏曲出现衰败气象,观众流失,许多院团难以为继,陷入“有人没戏排,有戏没钱排,排戏没钱演,演戏没人看”的困境。

“在此形势下,剧院单纯靠市场盈利生存变得困难重重,该院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剧团改革大潮中坚持公益改革方向,稳定队伍,增强活力,保障地方戏曲健康发展。”徐中兵说。

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2006年,花鼓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戏得到大力保护——

保留事业单位性质。2012年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时期,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保留公益事业单位性质,保障了人员编制、经费和演出条件,解决了演职人员和剧团的后顾之忧。

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并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办法,对演职人员出勤、排戏、练功、演出和传承活动等进行考核评价,并与收入挂钩,较好地调动演职人员热情。

一系列围绕花鼓戏传承保护的动作陆续展开,市财政每年拿出10多万元返聘国家一级演员胡新中、李春华退休后在潜工作;曹禺戏楼、潜江剧院、城乡文体广场,成为广大市民看戏听戏、文化休闲的理想场所。

戏曲人有幸遇上了好时代,有了政策和资金扶持的“输血”,给花鼓戏赋予了新的生命。

苦练内功,出人出戏出精品

“我们不能在政策的暖床里放松懈怠,只有以文化实力重塑文化自信,戏曲复兴之路方能走得更扎实、更稳健、更宽广。”徐中兵说,近年来,该院坚持把抓艺术精品作为立院之本,以精品带动人才培养,以人才促进精品生产,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戏剧是“角儿”的艺术,名角是戏剧的台柱子和“顶梁柱”。该院实施“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名家工作室”工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春华、胡新中、孙世安等老艺术家将经典名段传授给青年演员,全面提升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平。

青年演员担大梁,花鼓戏后继有人。该院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坚持每18年开办一期花鼓戏专业后备人才定向班,委托培养传承人才,确保后备军充足。而今,这批年轻人已挑起潜江花鼓戏演出的大梁。由他们主演的一批精品剧目多次在省内外演出中夺得大奖,新鲜血液的输入为我市花鼓戏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

有了充足的主力军和后备军,我市花鼓戏精品频现:《河西村的故事》被确定为全省唯一剧目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提名剧目奖;《家庭公案》获文化部特别奖;《原野情仇》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文华新剧目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生命童话》获中国文华优秀剧目奖;《情缘》获楚天文华大奖;《五女拜寿》获省地方艺术节演出金奖……

扎根城乡基层,扩大戏迷群体

群众是地方戏曲赖以生存的基础。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开展送戏下乡、进校园,让群众时常能感受花鼓戏,进而喜爱花鼓戏、传唱花鼓戏,使花鼓戏成为城乡群众重要的文化消费习惯。

近年来,该院采取剧目进校园、学生入剧场、名家上讲堂、戏曲夏令营等各种形式,扎实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组织戏曲名家、优秀演员、优秀演奏员与非遗传承人,通过讲知识、唱名段、扮角色、舞刀枪的方式,对中小学生进行辅导讲授,让他们感悟戏曲艺术的魅力,了解和热爱本地戏曲文化。

围绕当好红色文艺轻骑兵,该院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惠民演出活动,深入全市各地村组(社区)、田间地头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每年演出120余场,惠及群众30万人。

“现在要看戏就简单多了。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送戏下乡,时不时就有一场。”戏迷王盛年体会最深的,还是场地建设,“曹禺戏楼、潜江剧院、曹禺大剧院,家乡建起了这么多戏剧文化设施,我走遍全国各地,还是潜江的戏剧氛围最浓。”

“有人才、有剧目、有氛围,有群众底蕴,有政府支持,这是戏剧发展的几个前提条件。”徐中兵表示,“花鼓戏根植于基层,又走向基层。带着‘泥土气息’走上舞台,带有生活气息,反映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种扎根基层的传统文化满足了老百姓的精神需求。”

几十年来,我市花鼓戏不断从文艺高原走向高峰,激发戏曲创作活力,推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的优秀戏曲作品,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双面开花,迎来戏曲发展的春天,唱响戏曲复兴大戏。(来源:潜江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