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荣光|李保国: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荣光

新华社石家庄10月8日电 题: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记“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李保国

新华社记者 王昆

他35年如一日行走太行,用科技力量打开百姓脱贫致富之门;他埋头耕耘、无私奉献,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他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李保国。

“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1958年,李保国出生于河北武邑县的一个农村家庭。1981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上班仅十几天,他便和另外两名教授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

李保国(右二)在河北省阜平县槐树庄乡指导山区开发(2013年3月7日摄)。新华社发

李保国常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过去家里很穷,我见不得老百姓穷。我是国家恢复高考后培养的第一届大学生,学的农林专业,该用学到的知识为农民做点儿什么。”

当时的太行山,水灾旱灾频发,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区年人均收入不足50元,十分贫困。李保国和课题组同事选择将极度贫困的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用愚公移山精神,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

前南峪村的荒山秃岭,经李保国和同事们十几年的开发治理,秃岭变身“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景象,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

为引领太行山百姓脱贫致富,李保国又全身心投入山区开发治理和经济林栽培技术研究,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他在太行山区推广林业技术36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甩掉了“穷帽子”。

“不为名来、不为利去”

李保国在林业技术推广方面,坚持有求必应,从未收过农民一分钱讲课费,从未拿过企业任何股份。李保国说:“只有不为名来、不为利去,一个心眼儿为百姓,农民才信你,才听你。”

李保国(前左)在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向村民讲解果树修剪知识(2016年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30多年与农民朝夕相处,李保国与农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学会了用农民的语言和他们交谈,传播新技术。朴实的农民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感动李保国。

每逢正月到村里,农民都争相邀请李保国做客、吃饭。一次遭遇交通阻塞,李保国急着赶回去上课,村民甚至拆掉了自家院墙,为他“开路”。

李保国说:“每想起这些,我的心中就涌起一股热流。为了农民兄弟的真情,我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

无论何时何地,他对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对待慕名咨询的农民,他从来不慢待。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有农民咨询,他从不敷衍,真心实意地帮着解答、帮着管理。

“看到乡亲们渴求技术知识的那种眼神,我真舍不得离开。”李保国永远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农民的儿子,为农民服务好是他的最大职责。

“把最新的知识交给学生”

“是共产党员,我就要为党负责;是教师,我就要为学生负责。”这是李保国的口头禅,也是他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

李保国(前)带领学生实习(2009年11月29日摄)。新华社发

李保国是知名教授,不管有多忙,他都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先后有1000多名本科生听过他的课。有人劝他:“你光带研究生搞科研就超工作量了,本科生的课麻烦,象征性地上几次,剩下的给年轻老师分分就行了。”他坚决不同意,说要从本科阶段开始引导,让学生热爱农林专业。

李保国竭尽心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他注重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与探索,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采取以专业课带动素质教育、启发式加压推进专业课教育的举措,从表达、思维、实践等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说、写、做能力,取得很好效果。

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李保国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及时更新在教材和授课中。

“我要把最新的知识交给学生,使他们站在学科的前沿。”无论是课题攻关还是下乡实习,李保国都与学生一同做试验课题、一同上山下园、一同住通铺,师生手把手、肩并肩的教学、生活场景感人至深,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绩。

李保国火一样的热情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