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粮湖:三代人眼中的历史变迁

云上潜江报道(通讯员 曹体康)在近60年的发展风雨历程中,运粮湖农场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农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凝结着几代农垦人的智慧和汗水,正是有了他们一代代接力,才描绘出了如今幸福美好的绿色家园。

日前,笔者走进3位普通百姓--老中青3代人,听他们讲述农场发展历程和巨大变化。

一代拓荒者:人工开发建家园

基础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是上世纪60年代运粮湖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运粮湖人迈出了大开发、大建设的步伐。今年84岁的邵代炳老人,是土生土长的运粮湖人,提起建场时的日子,老人至今记忆犹新:以前这块地方是一片荒湖,住的是茅草屋,出门靠坐船。建场时条件相当艰苦,没有机械,主要工程就是靠人工开发。

如今的运粮湖有三大水系(总干渠、运粮河、新干渠)、九条支沟、南北沟若干条,相邻支沟间隔1000米,相邻南北沟间隔500米,均平行排列,呈“井”字型分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灌得上、排得出”的基础设施雏形就是靠人工一点点开挖形成的。

邵代炳老人身体硬朗,平时喜欢看报,他说每天看报纸能让他活动大脑,保持心情舒畅。看完报纸就约几个朋友遛弯,或是和老伴在绿树成荫的休闲路上散步,身体的抵抗力自然也就增强,84岁还能稳稳地骑上自行车。“现在国家政策好,农场变化巨大,一家人平平安安、收入稳定,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就是老人眼中的幸福。

二代耕耘者:不断探索促发展

一代开拓、一代耕耘。上世纪80年代,新场办事处大湖队职工王代明从父辈手中接过建设的大旗,成为了农场的第二批建设者。当时的农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王代明承包了30亩地,起早贪黑地劳作,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困在田里。水稻价格不稳定,成本也不断上涨,经济效益不好。90年代大家都种经济作物,王代明尝试种棉花,种棉花最费人工,劳动强度大,除草打药采棉,要忙到11月底才结束,卖棉难也是个大问题。后来,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棉价回归市场,纺织企业需求萎缩,棉价持续下跌,棉农倍感迷茫,何去何从成为待解难题。

到了2013年,运粮湖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发展“虾稻共作”,王代明也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他2013年开始着手,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并没赚到钱,但也没有出现以前种植水稻、棉花时经常亏本的现象。到了2016年,随着种养殖经验的积累,慢慢开始有了经济效益。“我现在承包虾稻田70多亩,一年有30多万的经济效益,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王代明高兴地说。

三代发展者:创新转型绘蓝图

如果说第一代、第二代农场人是开拓者和建设者,那么第三代农场人则肩负着农场转型发展的使命,严仲黎就是其中之一。严仲黎是友爱办事处军河队队长,他不畏难、不怕苦,大胆摸索搞特种养殖,在队里第一个掌握“虾稻共作”技术,继而成为虾稻种养大户。他不仅虾稻种养技术过硬,还在队里走东跑西,经常义务指导传输虾稻经验。2017年11月8日,他被潜江市农业局农广校聘请为潜江市小龙虾养殖培训班“乡土教师”。

潜江市虾-稻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发展,形成了在技术模式、市场地位、流通网络、产业体系方面的领先优势,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03.7亿元。站在新的起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虾-稻千亿特色产业的宏伟目标,虾-稻产业“走出去”是必由之路。

严仲黎除了在本地授课外,还经常被邀请到江西、江苏、河南、陕西等省授课,指导虾稻养殖技术培训,每年要出去授课20多次,帮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我们这代人,是接力者也是传播者,希望通过努力,把运粮湖农场建设得更加美好,同时也为‘潜江龙虾,世界共享’贡献绵薄之力。”众多的严仲黎们,通过“走出去”宣传,不断提升“潜江龙虾”的影响力、号召力。

历经风云变迁和时代进步,运粮湖农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全区“虾稻共作”面积4.5万亩,逐步形成了生态养殖、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小龙虾全产业链,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如今路网发达,公路总里程达95.82公里。农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2018年获得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的“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群众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改革的种子已结硕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