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村的新生——新华社记者九上乃村印象

2015年“4·25”特大地震发生后新修筑的通往乃村的公路(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多吉占堆 摄

新华社拉萨8月27日电 题:一个山村的新生——新华社记者九上乃村印象

新华社记者多吉占堆、薛文献

灾后重建的乃村焕然一新,这是新近建成的公共卫生间(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多吉占堆 摄

初秋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层峦叠嶂。山头云遮雾罩,山间森林密布,满眼苍翠。

群山环抱中的乃村,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马路,沿村中间铺展过去,路两边是一栋栋错落有致的二层小楼,房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乃村秋色(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多吉占堆 摄

村边的田野里机声隆隆,村民们在地里忙着收割。村委会主任多吉顿珠肩扛轻便收割机在收割小麦。他说这两天最忙,妻子到日喀则市里参加农牧民运动会去了,他和妹妹、妹夫争取用两天时间把粮食收割完毕。

“村里这几年最大的事,就是地震后做过损坏登记的房子全部都重建了,每户补贴是18.2万元。”给机器加了点油,多吉顿珠停下来给记者介绍,“全村有105户,新盖了67栋大小不等的藏式楼房,受灾群众都搬进了新房。”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特大地震,乃村是重灾区,大量房屋倒塌,4人罹难,415人受灾,村民沉浸在悲痛中……

从吉隆县吉隆镇驱车沿“之”字形山路快速上升近600米,就到了乃村:这里是一处开阔的台地,北边是直立千仞的峭壁,南边是高山悬崖。

乃村与拉萨相距900公里。地震发生后,先后有九批新华社记者到这里来采访、调研,见证了乃村从阴霾中走出来,抚平伤痛、重建家园的全过程。

与多吉顿珠家麦田相邻的一块地里,巴桑老人挥动镰刀,带着家人收割小麦。记者打开手机,翻出2016年藏历新年六上乃村时给她拍摄的照片,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新华社记者首次见到巴桑是地震后的第三天,她哭着讲述大地颤动时村民们如何四处逃散。当时,记者给她拍了一张站在雪山、国旗、帐篷前双手合十的照片,印在新华社地震报道作品选――《珠峰见证》一书的封面上。

如今的巴桑老人,和丈夫的妹妹两家9口人搬进了225平方米的两层楼里。“国家给的补助足够盖新房了。有党中央的关心照顾,生活一点也不愁了。”说到这,老人声音颤抖,眼里泛起了泪花。

午后的乃村,一会儿乌云翻滚,秋雨淋在身上;一会儿太阳朗照,晒得人额头发烫。

踩着松软的泥土和两三寸高的麦茬,我们在麦田里找到了次旺多吉。64岁的他和妻子、儿子、女儿已经割完了一块地里的麦子,把捆好的麦子装到拖拉机上,正准备转往下一块地。

乃村村民次旺多吉、妻子米玛和孙子尕玛多吉在自家新房前合影(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多吉占堆 摄

次旺多吉和妻子米玛也是新华社记者的“老朋友”。地震时,米玛正在屋里看孩子,连推带踢,将躺在竹筐里的孙子和外孙女弄到墙角,被困半个小时后获救。

趁儿子开车送小麦的间隙,次旺多吉带我们回到村里,来到他的新房。

这是典型的两层藏式楼房,红顶白墙,正面有7个大玻璃窗户,门、窗上面是崭新的香布。200平方米的房子里,有大小10个房间,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间等应有尽有。

“我们这里潮湿、炎热,过去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子,用了不到30年,已经破烂不堪了。”次旺多吉请我们在客厅沙发上落座,端上酥油茶,继续说,“新房子是钢筋水泥结构,安全性、防潮性好,用几代人没问题。”

盖新房时,除了国家补贴,他们还自筹13.8万元用于主体建设,另外花了10万元从日喀则购买了全套家具,贷款10万元买了一台卡车。

“生活越来越幸福,抗震救灾的胜利,一靠党和政府的帮助,二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曾担任过16年村委会主任的次旺多吉,思路清晰,侃侃而谈。

2015年“4·25”特大地震发生后新修筑的通往乃村的公路(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多吉占堆 摄

新华社记者每次到乃村,都看到了不一样的发展进程,见证着一个山村震后的重生。

今年4月,新华社记者八上乃村,村外山路的硬化工程已经启动。时隔4个多月九上乃村,采访车辆就行驶在投资3100多万元的水泥盘山公路上;村里还修起了公共卫生间,村幼儿园正在建设中……

“地震后,镇党委、政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重建工作,宣讲政策,协调项目,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吉隆镇镇长魏传夫告诉记者。

告别村庄时,多吉顿珠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村里人没闲着,发展农业、牧业,从事木碗加工,外出挖虫草、打工,家家户户的日子越过越好。下次你们来,我们的日子肯定更好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