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新量:99%,内涵实之又实——潜江经济半年报述评(中)

8.1%,速度在攻坚克难中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暑气蒸腾的盛夏里,潜江经济又加了“一把火”。

99%,工业产品产销率全省第一,进出口额也全省第一,数字着实好看。

“含金量”来自“含新量”。观察潜江经济,既要看速度、看总量,更要看质量、看结构。

打开发展“新空间”

行走潜江大地,骄阳似火,发展如虹。

看这厢。周矶办事处正在加速建设的年产15万方装配式建筑PC构件项目研发大楼,所需构件均为紧邻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生产。

“作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高新技术项目,覆盖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将建设立足湖北、辐射全国的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天恩建筑科技潜江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瞧那边。位于后湖管理区的中国虾谷内人声鼎沸,目前入驻商户600家,带动2万人就业,小龙虾日均交易量1500吨。

“3000亩项目达产后,可服务数百万亩虾稻田,年交易额破100亿元,带动农民年增收20万元以上,助推10万农民就业脱贫致富。”潜网集团负责人介绍。

以上,是潜江经济“含新量”的缩影。半年报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1%,快于工业增加值速度5.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17%;新化工增长28.3%。

从供给看,代表技术进步、转型升级的新工业、新产业和新产品增长较快;从需求看,新消费、新服务加快增长。这些都说明,潜江的经济动能加快转化,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这是我市经济保持韧性的关键,也是发展的动力之源。

打造产业“新生态”

技术不断被颠覆的时代,每个细小的转变都可能酝酿着巨变。在市场的波澜变化中,潜江的“产业生态”正浮出水面。

产业间、各环节的界限愈发模糊,“2.5产业”逐渐兴起。

做制造的研究起设计,做渠道的有了自己的工厂,做品牌的涉足数据服务……以潜江龙虾为例,跨产业、跨领域的“玩法”层出不穷。

一个农业单品,从餐饮起步,逐渐延展成生态养殖、科研繁殖、加工出口、餐饮美食、电商物流、节庆文旅、职业教育等,玩转一、二、三全产业,玩出身价203.7亿元。

产业内部,从纵向整合到横向扩展,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平台化趋势明显,更加注重共享、开放、普惠。潜江龙虾产业抓住信息技术变革风口,将创新思维引入产业各个链条和环节,不仅生产效率提升了,制造理念、产业逻辑、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革。

潜江龙虾不是个例,潜江产业百花齐放。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1.4%,工业利税增长101.3%,工业产品产销率99%,亏损企业个数减少50%……一系列数字,都是质效的优化,创新的结果。

企业因“新”而活,产业因“新”而变,潜江经济也因创新迸发出更多潜力。

厚植创新“新土壤”

潜江经济因“新”而变,尤要筑牢创新基础,巩固创新势头。

应该看到,以“三个三”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潜江铆足了马力——

在“三个作用”中,发挥科技平台的引领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高校科研所的领军作用;在“三个家”中,引进科学家、培养企业家、支持投资家;在“三大政策体系”中,建立人才引进体系、科技转化体系、资金支持体系。

上半年,潜江围绕装备水平、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品牌价值、节能减排、综合竞争力等方面,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不仅新旧动能得以转换,也让“老树”发了“新芽”。

“改旧”是基础。如金华润公司对主体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彻底解决产量不高、消耗偏高的问题,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近6.7亿元。又如金澳科技投入60亿元实施技改扩能,销售收入连续3年翻番、突破350亿元,跻身中国民企500强。

“育新”是重点。400亿元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大力发展“四新经济”。以投资10.5亿元的格瑞拓环保科技产业基地为代表的新化工产业,以投资15.2亿元的晶瑞潜江微电子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投资5亿元的杰鹏集团智能游艇产业园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业,以投资10亿元的卓尔文旅集团曹禺文化旅游城为代表的服务业……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城乡协调的新样板,绿色循环的示范区,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潜江产业的全新布局,以及区域发展的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新风貌,都让人感到“含新量”扑面而来。

潜江已创下增速连续六个季度“8时代”的纪录。经济的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表明潜江迈入向“含新量”要“含金量”的阶段。

形稳势更好,潜江经济韧性十足;量增质更优,潜江发展未来可期。(来源:潜江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