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里的尘世故事:保留着一座城的温度和味道

报刊亭里的尘世故事

曾经,报刊亭是城市的风景:干净整洁的马路旁,《读者文摘》《知音》《ELLE》,一帧帧漂亮的杂志封面立体妆点着小亭门脸,《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横台上是一摞摞的报纸。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在变化,传统报刊亭生存空间越来越窄,面临着要么转型升级要么彻底消失的抉择。

小小一座报刊亭,容纳了多少尘世故事?城市报刊亭又该如何走下去?

寂寞 为了读者的坚守

经营报刊亭14年的北京摊主张洪武说:“我刚干的时候,晚报一天能卖150份,现在少多了。”一位下岗20年一直在北京崇文门经营报刊亭的女摊主感慨:“从前,报纸一到要排队,现在可看不见这样的景象了。”

还依靠着报刊亭的几乎都是老人。不擅长使用手机的他们,利用报纸了解新闻。他们有的因为住家不在报纸投递范围,不得不跑到很远的报刊亭买报,还有一些不订报,更喜欢去报刊亭买报,顺便锻炼身体,还可以找老友聊天,体会“存在感”。

太阳炙烤下的盛夏下午,厚重的热气让人难以呼吸。一位老先生慢慢走到北京金台路街道报刊亭前,发现当天报没到,就和笔者聊了起来。他叫孙蜀光,80岁了,每天下午,他都会坐公交车来这里买《北京晚报》,“要是老不来,我就坐在旁边快餐店里,透过玻璃看着,送报的一来就出去,第一时间买。”报纸送到了,递去1块钱后,老人把报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在布袋中说:“买完就踏实了。”

谈起报刊亭越来越少,老人很担心:“如果这个也停了,那我就没晚报看了。”不到20岁他就开始看报,几十年已经成了习惯。“那时候骑车买报回来,全家老人小孩都等着看新买的报纸。”现在,看报的只剩下他和他老伴。

太原写着“公用电话”的报刊亭,王全根已经经营了20年。宁若鸿 摄

王全根在山西省太原市老军营东巷经营报刊亭已20年:“现在光靠卖报纸,连一个人的饭钱都挣不下。”一些年纪大的读者过来买报时常和他说:“你可坚持住啊!”他答应一句:“行!我给你挺住哇。”有些岁数大的老人订报,家人没时间取,他还会每天送到家里,“但送着送着,有些老人就不在了,”他语气变得落寞。

这个写着“公用电话”的报刊亭是他最熟悉的生活,坚持不卖水不卖食品不卖玩具,只卖报刊,他在这间亭子里“挺住”了。

情谊 “和自己亲人一样”

像一位深夜食堂的老板,报刊亭静静坐落在路旁,看人来人往,款待着每一个买报、问路、换零钱的读者或是旅人。

同仁医院旁报刊亭,摊主李勇和读者。宁若鸿 摄

在北京同仁医院旁经营报刊亭的李勇,和一对老夫妻很熟。女儿结婚另过后,老头每天早晨到公园打完拳,回家路上会和摊主说起年轻时当兵的经历和转业后的工作,老太太每晚遛狗时也会到报刊亭找李勇聊家常。老夫妻每周要看电视报,李勇会专门留一份给他们,“其他卖完了也不会卖这份”,颇有一种替自家父母着想的自豪。在这窄窄的巷子里,三人构成了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着相互的生活。

在朝阳公园旁经营报刊亭的刘洪武谈起认识了十几年的一位读者,眼神很温暖:“有个男孩,从初中就开始买《游戏机》。现在他估计有三十五六了,家也搬到郊区,但还订着这本,每个月开车来取。时间长了,就和自己亲人一样了。”从山东来北京的这些年里,这些每月一见的老顾客也是他的依靠和陪伴。

更多时候,买报人与卖报人的默契都在不言中。读者一掏钱,摊主已递上他要的那份报纸,一气呵成,“不用说话就知道他要买什么。”

读者 “承载青春的回忆”

刚刚大学毕业的付堞在四川南充当小学语文老师。从5岁到如今的22岁,去报刊亭买杂志的习惯从未改变。高中时有时忘带钱,她会让报刊亭的阿姨帮忙留一本《故事会》和彩版《青年文摘》,“阿姨会一直给我留着,她知道我肯定会来的。”尽管那段生活已经走远,但和阿姨对话的情景依旧鲜明。

在石家庄读书的王伊(化名)最近想买本时尚杂志,可以前熟悉的报刊亭不见了。最终,她费了很大劲才找到另一家。王伊不禁想起儿时的憧憬:“小时候我一直觉得老了以后开家报刊亭很惬意,下雨的时候看着街边的人匆匆而过,特别有感觉。今天我觉得报刊亭的存在更有意义,可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做一个缓冲,比如等车、下雨或者等人时买一本书看,而且抬头就知道最近上新了哪些杂志,流行什么。”可当被问到平时的阅读习惯,她坦言还是喜欢网上买书,相对实惠。这次也是因为那本杂志在网上售罄了,才想到找报刊亭。

社交媒体上,不少人感慨报刊亭“承载着青春的回忆”“代表着逝去的时光”。陪着一代人长大、变老的报刊亭,不仅收藏着人们的青春和回忆,也保留着一条街、一座城的温度和味道。

畅想 报刊亭未来在哪里

朝阳公园旁,刘洪武和他的报刊亭。宁若鸿 摄

在朝阳公园旁经营报刊亭的刘洪武感觉,现在导航普及,问路的人少了,但买水、换零钱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公园到地铁口路上没什么便利店,如果报刊亭没有水,人们一路渴着回家,挺难受。”

夏天,对于在烈日下口渴的路人,报刊亭是绿洲一般的存在。看来,报刊亭自身附带便民功能。

现在,北京的报刊亭都挂有“报刊亭便民服务”和“北京旅游咨询”的标识,摊主们也有了统一的蓝色制服,很规范。李勇在回答为什么会做报刊亭时,真诚自豪回答说:“这是一种文化。”

逐渐变少的报刊亭让家住北京的作家荦平买报不方便,她认为:“我们不应轻易放弃这经由多少从业者历经艰难而形成的、来之不易的文化传播渠道。提倡纸质阅读,就应该有售卖纸质刊物的渠道。看报是中老年人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不要小看他们持守的这一习惯,它甚至会成为整个家庭日后的阅读传承。”

“报刊亭的衰落,并非由于经营的产品内容陈旧落后,主要是因为数字信息化浪潮的逼迫以及经营层面转型、升级不够造成的。”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教授高玉昆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数字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城市传统报刊亭出现衰落。但报刊亭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营造了市民读书看报的学习氛围,应该努力使这些载体发挥作用,进而增加城市的人文味道。

未来,报刊亭应该如何走下去?高玉昆提出,政府方面应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报刊亭自身应努力跟进网络化、电子化进程,进行更高层面的优化组合,如组建连锁店经营模式,标准统一,丰富服务内容,店面设计上更吸引人们眼球。“我们应将报刊亭打造成为以信息化、便民化、标准化为特色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高玉昆说。

报刊亭是文化空间,如能将纸媒和数字媒体相结合,文化和文创产业结合,“立体”的报刊亭或许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叶晓楠 宁若鸿 谭贵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