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大河新生的“脉动”——写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

新华社南京6月23日电 题:倾听大河新生的“脉动”——写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刘亢、蒋芳、邱冰清

6月12日在苏州市吴江区拍摄的京杭大运河,过往船只在河道内行驶(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那大运河就是流动的血脉,蕴藏着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密码,沟通南北、贯联古今,通向未来。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五年来,沿线城市再出发,开新局,不断为这条承载着华夏文化基因的大动脉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记录了中国历史文化厚重、壮美、辉煌的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动人的魅力。

无人机拍摄的扬州三湾运河公园周边的古运河景色(6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大河新生,重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

初夏,古运河畔的三湾运河公园内满目苍翠,鸟语花香。刚结束中考的段燃前往扬州旅游,听说此处有个明代水利工程,不造坝不筑堤就解决了运河“水势直泻难蓄”问题,一路寻访而来。

“舍直改弯,把100多米长的河道变成1700米,就达到了抬高水位、减缓水流的作用,放在今天也是个超级工程!”古人的智慧让他惊叹不已。

不远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奠基已有月余。未来,博物馆的大运塔,将与文峰寺文峰塔、高旻寺天中塔连成一线,形成“三塔映三湾”的文化景观。很难想象,五年前,这里还是一处脏乱差的“城中村”。

申遗成功以来,运河畔的人们在寻找乡愁中,找回的不仅仅是眼前的风景。

这是京杭大运河北京段(6月18日摄)。 新华社发(任超摄)

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在京杭大运河两端的北京和杭州,各有一处清代的国家战略粮食储备仓库。当发动机的轰鸣声代替了船工的哨子,富义仓无奈退出历史舞台,沉寂多时。列入世界遗产点后,经过修缮和复原,越剧演员赵志刚个人工作室等20多家文创机构入驻这里。

“大运河是活的,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滋养着杭州人的生活。”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周新华说。从古人的物质粮仓,到今人的精神粮仓,从南粮北输的漕运通道,到涵养人文精神的世界遗产,富义仓已和大运河一道华丽转身。

翻开中国地图,在众多东西走向的自然河流中,南北向的大运河独树一帜。公元前486年,邗沟开凿,连通江淮,改变的不仅是河流的走向。

“大运河的贯通,打破了南北分离,深化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格局,促进了中华文化多元、交融发展。”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樊和平认为。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从中央到地方,法规、条例陆续颁布,构筑了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的重要屏障。

这是6月12日无人机拍摄的大运河无锡段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夜景。 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三维测绘、遥感影像、监测预警……在遗产段最长、遗产点最为密集的江苏省,沿线城市因地制宜,构建起水、陆、空一体化监测和预警体系。

文化寻根、建章立制、科技护航。五年来,从南到北,水清、岸明、景美;由点及面,一座座城市重拾运河记忆,重现运河风光。

时钟回拨到五年前。时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的顾风身在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响起热烈掌声。他在激动之余也有担忧:申遗成功的大运河能否更有尊严地活下去?

“筹备申遗8年,跻身世遗5年,回头看这其实是当代人对运河文化再研究、价值再发现、内涵再提升的过程。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读懂并珍视它。”顾风说。

右图:在扬州486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通草花制作技艺展示区,非遗传承人戴春富(左)在指导徒弟们制作通草花;左图:戴春富制作的通草花作品(拼版照片,6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