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6月7日电 民有所需 “数”有所为——大数据服务民生的六个故事
新华社记者何天文、王新明、向定杰
数据,表示的是过去,表达的是未来。
大数据,就像一个魔法师,可以让食物产生记忆、让医生“隔空诊脉”、让扶贫看得见摸得着、让风雨可感知可预见。
那么,大数据如何服务民生?怎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让我们走进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看看发生在那里的故事。
食物“有记忆”
中午时分,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地处武陵山区深处的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小学顿时热闹起来。1100余名学生陆续走出教室,来到食堂排队打饭。
5月21日,贵州铜仁市第十一小学的学生在领取营养午餐。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今天的菜有青椒炒肉、炒冬瓜、炒油麦菜、小瓜汤。”学校食堂负责人邹丽说,以前买菜都要拿本子记账,现在数据都在“平台”里,需要用的话,点点鼠标就可以了。
邹丽所说的“平台”,是铜仁市“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有了这朵“云”,学生营养餐食材从生产、配送到学校食堂的处理,每个环节都可追溯。目前,铜仁市已有307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40多万学生营养餐纳入监管,588家生产基地的生产信息被录入平台。这一探索实践正推向贵州全省。
5月21日,贵州铜仁市第十一小学工作人员通过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系统查看所配送食材的信息。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贵州山久长青智慧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伶说,学生今天吃了哪些食品,明天吃哪些食品,食品由哪里生产,谁进行配送、检测、加工,全都一目了然。
“舌尖上的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要用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不法制售者难逃法网,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隔空“能诊脉”
两台电脑,隔着屏幕,大山里的村民可直接向省城的医疗专家问诊。在晴隆县三宝彝族乡,透过“屏幕”,村民杨兴英弄清了困扰她许久的“怪病”。
杨兴英连续去了几次乡卫生院也查不出原因,乡卫生院向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起了远程诊断申请。很快,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值班医生对杨兴英进行了30分钟的联合会诊,并给杨兴英开出了疾病综合治疗方案。
4月10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联合长顺县人民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进行首次5G远程多学科会诊。 新华社发 (卢志佳摄)
杨兴英可能不知道远程医疗是咋回事,但她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其中的便捷。她说,在家门口就能请省城的专家看病,真是太方便了,“如果去贵阳,仅来回就得花3天时间,还要多花路费钱”。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匮乏、服务能力薄弱,曾长期困扰着贵州。作为国家首批远程医疗政策试点省,近年来,贵州搭建“医疗健康云”,构建“扁平化、零距离”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全覆盖。
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监控大屏上实时显示临床、心电、病理等在内的远程会诊量。“中心可同时完成三个病人的会诊。”远程医学中心主任蒋捷说。
远程医疗,让“云端”诊疗跨越山水,让健康帮扶直通乡村。
扶贫“摸得着”
初夏,家住桐梓县蟠龙社区的李怀妹清晨6点就起了床。吃完早餐,送孩子上学,7点,她准时去上班。
李怀妹一家5口人原来住在楚米镇三台村,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破旧不堪。2018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李怀妹一家搬进县城一套面积98平方米的新房。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入住不久就找到了工作。在当地扶贫干部帮助下,她填写了就业意向表,录入大数据管理平台后,个人信息被自动推送到周边企业。很快,她获得缝纫技能培训并进入一家服装厂上班。
贵州兴义市敬南镇白河村村民朱顺高在展示贵州省扶贫云系统上自己的家庭信息。近年来,朱顺高利用特惠贷购买全自动茶叶加工机加工茶叶,自己脱贫的同时带动周围贫困农户脱贫(2018年7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工资一个月有2000多元,多做多得。”李怀妹说,丈夫也在县城做泥水工,月收入3000多元。
和李怀妹一样,蟠龙社区搬迁群众中,目前户均就业1.5人。“这得益于大数据管理平台。”蟠龙社区工作人员张海燕说,平台录入了搬迁对象的收入、年龄结构、身体状况等近40项基础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及时为他们匹配合适的工作。
贵州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支撑平台”,打通省直17个相关部门数据,将高考录取新生信息与贫困户自动比对,贫困学生可直接入学、自动减免学费。
种地“望云端”
猕猴桃种植基地枝繁叶茂,果农吴道成拿出手机拍个不停,“图片都要传到平台上,证明我的农事进度。”吴道成说。
打开修文农业云平台,包括吴道成家在内的猕猴桃基地实时数据出现在监控大屏上。有着14年种植经验的吴道成习惯了让自家果园“上云”。“这也是给我打广告,让客户更放心!”他打趣说。
修文县猕猴桃享誉全国,近几年“嫁接”大数据后,猕猴桃种植、销售等环节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用肥用药等全部可查询、可追溯,猕猴桃有了专属“身份证”。
5月21日,贵州铜仁市一家蔬菜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管护蔬菜。通过大数据云平台,蔬菜公司可以根据订单来决定种植品种和规模。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吴道成从2017年起,在自家种植基地里添置了VR摄像机、气象站和探测器等设备,用于收集并记录果园气候、土壤、果树长势等信息。
“之前觉得没啥用,时间一长才明白是个好帮手。”吴道成说,有了这些“高科技”,什么时候剪枝、授粉,什么时候施肥、采摘,心里更有数了。
由“靠经验”转向“靠数据”种田,贵州并非个例。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显示,2018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7.3%,较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
万山“别囧途”
趁着天气晴好,雷山县郎德镇村民杨武准备到几公里外的报德村办事。出门前,他掏出手机点了几下。没多久,杨武上了一辆9座小客车,10分钟后便到达了目的地。
杨武说,以前,要么“死等”,班车一般要等一个多小时;要么步行,走两个多小时。如今,有了“通村村”,再也不为出门发愁了。
“您有一条新的消息!”走进雷山县“通村村”智慧交通调度中心大厅,订单通知不时响起。县客运站站长王贵说,尽管当地2015年就村村通油路,但是,村寨分散、客运班线分布不均,加上缺乏乘客出行数据,往往是“高峰人找车、平时车找人”。
5月24日,“通村村”客运车行驶在贵州雷山县大塘镇的乡村公路上(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以前不少学生选择坐‘顺风车’甚至‘黑车’,安全不能保障。”王贵说,平台专门推出“学生包车”功能,每周五和周日班主任下订单后,具备营运资质的客车就会上门接送。
“通村村”不仅方便山区群众出行,还提供小件物流快递存取、批量农产品运输包车等服务,加快了城乡要素流动。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说,当前,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新技术的快速融入,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发展智慧交通,要坚持安全可控,以安全保发展,确保行稳致远。”洪晓枫说。
5月24日,贵州雷山县大塘小学的学生们乘坐“通村村”客运车顺利到达大塘镇独南村。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风雨“知多少”
现在已进入主汛期。在“东方祥云”系统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全国多地近期降雨量分布等数据。
贵州东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胜说,“东方祥云”通过收集、处理公开的全球卫星遥感等数据,并依靠自主研发的洪水预报模型,可将洪涝灾害预测期从过去的20分钟延长至72小时。
提起去年的台风“山竹”,李胜至今仍有些激动。
“在‘山竹’登陆之际,‘东方祥云’提前3小时15分钟预报了某地29年一遇的大洪水,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重大人员伤亡。”李胜说。
“山洪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李胜说,由于山洪陡涨陡落、灾害发生快,逐小时预警往往是“预报”变成“后报”。
“传统方法是运用传感器监测水库、河流的水量、水位等信息,而‘东方祥云’的数据主要来自卫星遥感数据,突破了洪水预警小时级别,可每15分钟预警一次。”李胜说。
目前,“东方祥云”已为广西、广东等多地提供洪水预警服务。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说,万物互联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激发出创造的无限可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