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京交会上“逛超市”感受消费升级

5月29日,京交会朝阳展区工作人员展示移动机器人咖啡机。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5月28日,京交会上展示的“北京生活性服务业电子地图”,可查看便民商业网点信息。

5月28日,京交会上展示的智能家居产品,所有设备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

5月28日,参展代表正在使用超市机器人售货机。

本届京交会上,多个北京市民熟悉的超市卖场在各自展位亮出“主打招牌”,“货架”摆满了有机食品等热销商品,参观者使用机器人售货机、扫码收银机可体验“全自助逛超市”的线下购物新方式,一架物流无人机模型展示了网购配送使用的“黑科技”,一旁的屏幕上,播放着进口农产品从产地到超市经过层层把关的旅程……京交会“超市”展位正讲述着人们消费生活的新变化。

2019年京交会昨日闭幕,连日来,现场展现了一批明星产品、技术和成果。华为首款折叠屏手机和多款自主研发5G芯片,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全球首发数字曝光技术;海淀举办科技工作者跨界调酒师比拼,中关村美食红酒嘉年华现场还有机器人服务……无论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消费需求,还是科技应用带来的新生活方式,消费升级正遵循从物质消费到服务消费的路径来完成。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表示,“归根到底,服务贸易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消费上”。

科技创新

物联网讲述“数字改变生活”

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品功能和使用舒适度的提升,正带来新的消费需求。此次京交会上,与物联网、智能家居相关的展品展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打开智能门锁走进家门,智能音响响起一个声音——“欢迎回家”。智能灯随之打开,智能空调根据设定好的温度自动启动……在京交会电子商务主题展区现场,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展位模拟了全套“智慧生活”的家庭场景。

这些智能家居产品来自国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据公司总经理徐燕松介绍,此次京交会期间在此展示的都是已经上市的产品,除了门锁、灯光之外,还包括可通过语音操控查询天气、调取影片播放的智能语音电视等“大件儿”,“所有设备都连通到云平台,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比如今天想用智能养生壶煮个养生茶,您下班前可以先预约加热,到家就可以享用了。”

在京交会展区现场,像这样的物联网“黑科技”产品并不少见。在一旁的京东展区,现场展示的“无人仓中小件出入库全流程”吸引了参展嘉宾“围观”。记者注意到,在物流出库环节,系统自动下发任务后,机器会将选定的托盘货架搬运至出库位置,机械臂收到指令后,会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对托盘货架中的商品进行自动拣选,全程无需人员手动操作。

据电子商务主题展区总设计师谷乐介绍,该展区以“数据驱动 开放融合”为主题,前期经过三个月的筹备,邀请了一系列电商服务企业参与,展区设计突出数字化理念,主打“数字改变生活”。

餐饮服务

高端餐厅褪去光环变成日常消费

2018年,全国餐饮行业收入超过4万亿元,餐饮业已成消费行业的“重头戏”。在京交会“2019中餐国际化发展大会”上,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餐饮业已经成为拉动国内消费市场重要的力量。同时,国际美食已经成为中国餐饮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食进入中国,涵盖世界五大洲。

一些曾经的“高端”餐厅褪去光环,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10年前,波士顿龙虾在酒店能卖到近千元,如今还没有一盆麻小贵;吃顿西餐能让食客满脑子“左叉右刀”生怕犯错,现在拿着筷子搓牛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食物回归食物,说明消费者对这种消费习以为常了。

而地方菜品的营销能力增强。以往的地方菜总是以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黄焖鸡米饭、东北饺子馆的形式出现,现在国内商圈里,大量出现北疆餐厅、西贝莜面村、淮扬菜等经营地方菜的连锁商业实体,无论是就餐环境,还是菜品,都有很大提升。

电子商务

全球新鲜食材快速进入消费者冰箱

5月29日,在2019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骞芳莉对外发布了《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继续扩大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1.63万亿元,同比增长8.5%;网上零售额9.0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总额1347亿元,同比增长50%;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达到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4700万人,同比增长10.6%。

电商迅速发展,不仅挤掉了中间商的生存空间,还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这不止体现在工业产品,也体现在生鲜食品。更先进的采购链让世界各地的新鲜食材更快出现在消费者的冰箱里。

今年中国某电商企业的大型活动期间,乌兹别克斯坦出动了18架运送车厘子的专机直供中国,相当于出动了该国民用航空运力的一半。这也是乌兹别克斯坦车厘子首次大批量入华。

5月28日凌晨3点,头一批30吨车厘子在乌兹别克斯坦纳瓦伊Navoi国际机场装箱运输,它们取道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在5月29日凌晨飞抵中国上海浦东机场,5月30日,消费者就可以在网上购买。

新发地做车厘子生意的商户刘文坡介绍,智利车厘子一般都是经海运进入中国,从采摘到送到消费者手中,至少需要30天。而从乌兹别克斯坦运送到中国的车厘子,打通物流关卡和冷链运输的难题,运送到中国的时间只要48小时。

由于产量少、口味独特,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被誉为“水果中的爱马仕”。与其他产地榴莲采用主动采摘的方式不同,“猫山王榴莲”通常在成熟并自然脱落后再收集,容易沾带土壤细菌,导致以往只能以果肉果泥方式出口中国。5月30日,国家海关总署发布公告,马来西亚整冻榴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受此利好政策,“猫山王榴莲”将在各大电商平台联合首发,这也是马来西亚首次向中国出口整冻带壳榴莲。

外卖服务

城市一小时配送 农村无人机送货

记者在京交会展区看到,家乐福、沃尔玛、国美等北京市民熟悉的超市卖场在各自展位亮出“主打招牌”,展出的物流无人机、进口食品、智能家居等吸引了不少参展者前来问询。

“货架”摆满了有机食品等热销商品,机器人售货机、扫码收银机可体验“全自助逛超市”的线下购物新方式,一架物流无人机模型展示网购配送使用的“黑科技”,一旁的屏幕上,播放着进口农产品从产地到超市经过层层把关的旅程……家乐福展位现场的这些展示,讲述着我们消费生活的新变化。

家乐福集团华北区域电商经理田硕告诉记者,此次在京交会展示的都是家乐福近年来主打的最新服务品牌。“例如我们的‘网上商城’自2015年开始上线,已经覆盖全国。但对于一些偏远山区以前配送耗时很长,开车送到村镇里可能要花四五天时间。现在我们通过使用物流无人机,最快两天就能送到,对于当地人来说网购就更加便利”。

在城市里,外卖服务更为突出地体现了这种便利。“我们现在和几大外卖平台合作,主打‘一小时配送’,包括日用百货、生鲜食品等各种品类。”田硕介绍,为了缩短备货时间,上万平米的卖场中专门开辟了“前置仓”,把涉及外卖的商品从四五万种商品中提前挑出,并开发了智能拣货系统,“以前拣货员需要打印出订单小票一个个去找,现在从手机上实时接单后,商品清单、在仓库的位置一目了然,就能迅速完成备货发货。”

“这几年都说消费升级,我们现在也主打一个概念叫‘食品升级’,比如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需求量在明显增加,大家更关注品质和健康了,家乐福的自有品牌就开发了更多这类产品。”田硕介绍,针对“食品升级”,超市还打造了一系列新品牌。以往超市内销售的蔬果等农产品以“散菜”为主,升级后的“日日鲜”品牌均是当天采购、预包装好的新鲜菜品,除仓库内使用冷藏冷冻设备外,在夏季外送过程中也会配冰袋来保鲜。另一个新品牌“家优鲜”则通过农超对接,将法国生蚝等当地特色农产品从原产地原装直供到超市,对产地选择、采购环节的审核都非常严格,以保证产品质量。

对话

北京市商务局副巡视员丁剑华:

居民饮食变化最能体现“消费升级”

“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提到消费升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吃”了。北京市商务局副巡视员丁剑华表示,餐饮业不仅是对外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也是拉动国内消费市场重要的力量。2018年,中国餐饮业收入42716亿元,吸纳就业人口达2000万,在保障人民生活需要、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新京报:为什么说餐饮业最能直观体现“消费升级”?

丁剑华: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老百姓对于“吃”的观念悄然发生着变化。50年代是“温饱型”,物质紧缺、食不果腹,吃饱已经很不容易;90年代是“小康型”,天天都能吃饱吃好;时至今日,“健康型”餐饮成为时尚,粗细搭配、轻食素食更受追捧。

2018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7.7%和30.1%,比1978年分别降低了29.8和37.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观念持续转变,用于满足基本生活保障的吃穿类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追求生活质量的现代型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新京报:餐饮业也是传统服务型行业,对于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丁剑华:餐饮业在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贡献。1978年到2018年,40年间北京餐饮业收入从1.7亿元提高到1100亿元,增长了近650倍;服务网点从不足1600家发展到8.6万余家,增长了54倍;国内八大菜系、国外风味美食,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老字号特色小吃,琳琅满目的选择,不断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新京报:近些年餐饮消费都有什么新的发展趋势?

丁剑华:市民不满足于吃好吃饱,还要吃得健康。餐饮消费便利、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消费市场上,出现中餐西做、西餐入乡随俗的创新融合餐饮模式,“京菜”更成为中国第九大菜系等。

新京报:对提升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环境方面,北京出台了哪些政策支持?

丁剑华:今年,北京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餐饮消费环境。比如促进便民早餐网点发展的措施,鼓励企业布局网点,满足便利化消费需求;商业品牌首店发展的措施,鼓励包括餐饮品牌在内的首店落户北京;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措施中专门提出培育10条深夜食堂特色街区,挖掘夜间餐饮消费潜力。

今后一段时间,北京将以“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为目标,积极推动包括餐饮行业在内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消费需求。

延展

北京将打造成为国际消费枢纽城市

时尚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北京在尝试打造成国际品牌集聚地和本土品牌孵化地。在京交会期间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时尚高峰论坛上,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孙尧表示,希望产、学、政、商各界携手,共同协作,繁荣时尚经济、推广时尚文化、倡导时尚生活、打造时尚都市,共同推动北京时尚产业国际化发展。

孙尧介绍,去年10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力争用五年时间,将北京打造成为特色突出、品质高端、功能完善的国际消费目的地。《行动计划》着力突出北京以配置、交互为主要功能的消费枢纽功能,涵盖塑造全球消费城市的“北京主题”、找准全球消费版图的“北京坐标”、凸显全球消费市场的“北京价值”、建立全球消费环境的“北京标准”四项主要内容,着力推动十项重点工程,包括全球消费市场开放工程、商品消费品牌汇聚工程、服务消费特色培育工程、新兴消费融合升级工程等。

2019年,北京市出台促消费稳增长系列措施。2月初,《北京市2019年促消费稳增长措施》(“十八条”)出台,明确由20余委办局、16区政府通力协作,共同实施十八条促消费措施,挖掘消费潜力,提升消费品质,促进消费增长。“十八条”措施中涵盖若干项政策,目前已出台10项。其中既有实施效果较好的延续性政策,如节能减排、鼓励传统企业促消费、鼓励网络零售等政策,也有创新性政策,如促进首店和旗舰店发展、繁荣夜间经济、商圈改造提升等政策。记者 陈琳 周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