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曹禺先生的故里,潜江文化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基础扎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潜江市把繁荣发展文化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批代表地方特色的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影院、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潜江跻身全国先进文化县市行列。
而今,潜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1991年跻身首批全国文化先进地区之后,又先后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等称号。
今日潜江,在加快建设“江汉平原振兴发展高质量示范区”的同时,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正在成为更为雄厚扎实的“潜江软实力”,助力潜江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月月有文化活动,村村有文艺队伍,精品文化与群众文化“双花”怒放……在这其中,潜江市文联充分发挥“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自身作用,抓好文联组织建设,抓文艺精品生产,致力将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百姓,更好地满足群众求知、求美、求乐的需求 。5月底,全国基层文联组织建设经验座谈会即将在潜召开,本网特精心策划了一组宣传报道,以飨读者。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谭欣)从2015年到2018年,我市连续4年举办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和“曹禺杯”优秀剧本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舞台、电影、电视类剧本3300余部,签约剧本355部,搬上舞台(荧幕)近60部。是什么力量,让全国600多家文艺院团、影视制作公司汇集潜江,共襄盛举?原因是,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生于斯长于斯。
原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说:“举办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是夯实文艺创作基础的一大创新”。
“当好东道主、喜迎八方客,全力以赴办好剧本创作交易会,为推动全国全省文化文艺繁荣发展贡献潜江力量。”市委书记吴祖云铿锵表态,全市上下勠力同心。
一路踏歌,其中有着怎样的精彩?5月16日,记者走进市文联一探究竟。
构想构建:从根本上破解剧本荒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在许多剧作家的抽屉里,作品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推介,“胎死腹中”;而另一面,一些院团却在为缺少好剧本发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中国剧协《剧本》杂志社原主编、戏剧评论家黎继德曾将国内剧本创作交易的现状形容为“剧本荒”:“一是编剧人才大量流失,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二是剧本创作急剧滑坡,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三是剧本推介不畅,没有渠道,缺少平台,供需‘失联’。”
“国”字号难题,潜江求解。早在动议举办剧本创作交易会前,我市便做了充分调研,发现过去困扰舞台剧、歌舞剧的“剧本荒”,如今已向影视剧蔓延,一些好的剧本,创作费用就高达数百万元。很多人谈剧头摇色变。
无可奈何,潜江创新——
2015年,我市大胆构想:搭建全国性的剧本交易平台,让剧本在“中国戏剧之都”的舞台上唱出好戏!
“简单来说,就是让剧本交易从台下走上台前,邀请全国编剧和投资公司来潜‘相亲’。”市文联剧本创作交易中心主任崔德生说。
向内,我市充分挖掘曹禺文化品牌影响力,大手笔建设曹禺大剧院、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等一批戏剧文化设施,扩大戏剧文化底蕴内涵。
向外,我市多次赴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湖北省文联等单位,筹划建立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中心。中国文联、省委宣传部作指导单位,中国剧协、中国影协、中国视协和北京人艺作支持单位。
2015年9月,我市向全国剧本创作爱好者发出剧本征集邀约,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激起千层浪。短短一个月,就征集到舞台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剧本三大类剧本286部。
开启开拓:在圈内外形成大合唱
首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
2015年11月,我市举办首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评选出优秀剧本12个、提名奖20个,现场签约剧本59部,在全国业内引起很大的关注和反响,可谓成功的开始。“潜江举办剧本创作交易会,是全国性且具有开创性的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举一市之力,办全国之事。活动邀请了全国诸多有实力的优秀编剧,汇集了文化投资人与编剧们面对面沟通交流,结上了文化的姻缘。”著名编剧、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葆华在首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上说。
第二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
纪念曹禺《日出》发表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2016年9月,第二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在我市精彩绽放。此次交易会上,既有“曹禺杯”剧本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又有《日出》发表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400多位编剧大咖云集,820部剧本参与推介评选,83部剧本成功签约。
此次交易会从专业走向专业与草根并重,从交流转为交易签约齐行,从圈内参与拓宽到圈内圈外大合唱,在业内戏剧文化展示交流的基础上推动市场交易签约,让我市逐步成为全国优秀剧本的培训、创作、研讨、交易大本营。
“如果说去年第一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潜江开启了一道相关各方沟通交流的大门。那么本届剧本交易会,使这道交易之门敞得更开了、这座交易之桥建得更宽了!”原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评价此次剧本交易会时说道。
增量增效:向丰饶处培育新力量
第三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
首届“剧交会”成果电影故事片《一路担当》在潜首映
第二届“剧交会”成果歌剧《楚庄王》在潜展演
随着前两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成果电影故事片《一路担当》和歌剧《楚庄王》的展演,2017年11月,第三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在我市拉开帷幕。本届“剧交会”吸引全国剧作家及影视剧院代表300多人与会,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首次携30多位国家一级编剧、戏剧理论家组团参会。共征集戏剧、影视剧本1121部,专业编剧投稿占比达70%,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武汉大学等高校师生也纷纷参与投稿。其中100部剧本成功签约。无论质量,还是数量,相较前两届交易会都有显著提高,剧本交易会在业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国内一流剧作家和影视剧院参会热情高涨,再次印证交易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此次交易会上,编剧张法德有两个剧本签约,分别为舞台剧《陈大脚》和《撑家的女人》。面对这样一个将剧本创作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平台,张法德十分兴奋:“作为编剧,我十分高兴能将剧本转化为艺术精品,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剧本创作交易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武汉汉剧院副院长晏晓毅介绍,该剧院已连续参加三届剧本创作交易会,对于剧本原来剧院没有选择,如今剧院却有很多选择。“以前剧本创作是一个封闭的区域,现在通过交易会,将封闭的区域打开了,提供给我们更多内容丰富形式繁多的剧本。”晏晓毅说,此次交易会上签约的《陈大脚》将呈现在舞台上,向全国观众演出。
2018年2月,我市启动第四届“曹禺杯”优秀剧本征集评选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熙垚要求,剧本征集要按照“精英与草根并重”的原则,扶持推出新人,奖项要增设新人奖,吸引更多在校大学生加入到剧本创作队伍中来。
第四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
2018年12月,第四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如期而至,再次吸引世人的目光。本届“剧交会”推出大量新人新作,精英剧本与草根剧本两股活水,在这里共同汇聚成“交易之源”--征集剧本1169部,交易签约113部。交易会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彰显,为培育新时代剧本创作新生力量、搭建全国剧本交易转化桥梁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个草根生在这样的时代,能获得这样的奖项,我非常感动。”来自上海的剧作家薛龙彪在本届“剧交会”上带来了自己的作品《韩信》并获得提名奖,他十分高兴地说,“剧本创作交易会让全国的剧作家们都聚集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让更多的剧本得以推广。就目前来说,许多剧团选取作品,都会更倾向于有影响力的编剧的作品,但这并不代表草根写不出好的作品,所以我觉得潜江是在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为草根作家提供平台,让草根作品得以绽放,我们都希望以后能在舞台上看到更多更好的草根作品。”
本届交易会,共评出获奖作品50部,25部剧本获得优秀奖,19部剧本获得提名奖,4部剧本获得新人奖。其中,新人奖评选首次出现,进一步扶持、鼓励新人编剧,为行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目前,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创作基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剧专业委员会创作基地4块金字招牌先后落户我市。
在世界戏剧大师的序列中,曹禺作为东方现代戏剧的代表熠熠生辉;而作为“曹禺故里”的潜江,正努力打造全国剧本创作交易的宽阔平台,朝着建设“中国戏剧之都”的目标阔步前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