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从声名鹊起到如今在全国独占鳌头,2018年潜江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20亿元,带动15万人就业。
一只小龙虾,何以一路突飞猛进,带动15万人就业,这背后有何奥秘?
田野之上掘“黄金”
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潜江小龙虾发展的根基在一产,更在满是“黄金”的土地上。
“采用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可亩产小龙虾400斤左右,亩平纯收入5000元左右,具有很好的稳粮增收效果和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市农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陶忠虎介绍。
春光正盛,白鹭湖管理区关山办事处3队农工王德银也忙碌了起来,天不亮就起来网虾。不用出门,虾贩收到田边上,虽然起早贪黑,但看着手中的现金,打心眼里满足。
王德银家的虾稻田面积110亩,目前亩平效益2000多元。“现在小龙虾量还不多,再过个把月小龙虾就能大量上市了,预计全年亩平纯收入可达5000元。”王德银算着账,不禁喜上眉梢。
他告诉记者,原来关山分场是出了名的穷场,可自从发展起虾稻共作,技术、销路都有保障,大伙儿积极性特别高,现在几乎家家养虾种稻。
模式创新、技术成熟、收益优渥,小龙虾产业很快就成为潜江农业的顶梁柱,成为农民争相追捧的致富法宝。
截至2018年底,全市虾稻共作面积达75万亩,潜江龙虾产量近13.5万吨,养殖产值(含苗种产值)54亿元,建成13个万亩和60个千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形成了布局合理、集中连片、产销功能齐全的潜江龙虾养殖新格局。
数据显示,全市从事小龙虾养殖人数超过4万人,其中带动脱贫近2万人。
龙头拉动生产忙
春光正好,小龙虾陆续上市,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利用这段时间做好设备清洗、调试,为全面开工做最后准备。
“我们今年预定4月15日开始生产,目前本地工人已基本落实,我们还和劳务公司联系,确保人员充足。”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在这里工作很稳定,收入也不错。每月平均工资6000元左右,高峰期可达万元。”何双喜是公司的老员工,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身流水线上的熟练产业工人,清洗、剥虾、包装,每道工序都精通,这让在家门口打工的何双喜感觉很快乐,也很满足。
高收入成为企业吸引员工的首要因素。采访中,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马上进入小龙虾产销旺季,我们用工将达到2300人。不仅有潜江本地人,还有很多外地来潜务工的人员。”
随着小龙虾产业链条的延伸,越来越多像何双喜一样的产业工人活跃在经济舞台上,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市小龙虾产业工人有3万多人。
眼下,全市已形成熊口镇华山科技、园林办事处交投莱克、杨市办事处多优多、后湖管理区宝龙、龙湾镇昌贵等水产品加工企业群,这13家加工企业固定资产12.6亿元,年加工能力在30万吨以上。
同时,我市先后引进周黑鸭、安井食品等多家知名上市企业,可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
产城融合孕新机
又到一年品虾季, 虾皇、小李子、味道工厂……一家家小龙虾餐饮店内人声鼎沸、香气缭绕。
小龙虾火了,产业活了,催生出虾商虾贩、烧虾师、洗虾工等新职业。
近日,首批潜江小龙虾学院在校生还没毕业就被“预定一空”的消息被各大媒体广泛关注。
来自随州的小伙子周凡就是这批“网红毕业生”中的一员。“马上要毕业了,目前已经有四五家公司来找过我了,月薪在1万元左右。”周凡说道。
市民杨金香下岗后,曾经在超市、水果店、家政公司打工,但随着年纪增长,工作越来越不好找。
“要不要去洗虾子,不需要什么专业技术,只要肯干,工资也不低。”在邻居的推荐下,杨金香成了一名洗虾工,“每年旺季,我都到餐饮店洗虾,自己赚钱自己花,不给儿女增添负担。”如今,她已成为虾店洗虾队队长,一个月收入近3000元。
近年来,我市积极支持潜江龙虾餐饮品牌做大做强,将潜江龙虾以连锁餐饮方式向外推广,让更多人因虾而得到就业机会。
互联网时代,潜江龙虾还插上网络的翅膀,实现买全国卖全球。目前,我市小龙虾三产业包括流通餐饮等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
实践证明, 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产城融合发展,才让小龙虾成为一把金钥匙,为越来越多人打开致富之门。(来源:潜江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