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3月14日电(记者 仇逸)和欧美肺癌高危人群筛查普遍将吸烟史作为首要条件、起始年龄定位为55岁不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向记者解读新鲜出版的我国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时表示:我国肺癌高危人群为年龄45岁至70岁,有吸烟史、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相关职业史)、恶性肿瘤家族遗传史的群体,需定期筛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列第一的恶性肿瘤,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肺癌诊疗规范化水平,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共同牵头,韩宝惠教授为首的全国50余位肺癌权威专家,历时一年多,修订完成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
韩宝惠教授告诉记者:我国无论男女,从45岁起肺癌的发病率就开始“爬坡”;而且不同于欧美,我国没有吸烟史的女性肺腺癌的发病率偏高。“因此,我们首次在指南中将高危人群筛查作为章节介绍,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群的高危人群筛查标准。”
专家表示,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约78万人;随着肺癌诊疗水平提升和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在内的综合治疗手段开展,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全国需要治疗的肺癌患者估算已达约200万人。和传统印象中肺癌会咳嗽气喘、痰中带血不同,早期肺癌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因此高危人群筛查十分重要。
伴随着对肺癌的日益重视和检查技术的提升,大量的肺部小结节被检出。肺部小结节是否需要开刀?吃药能不能缓解?数量日益攀升的手术是否存在过度诊疗?对此,新版指南中做了详细介绍。韩宝惠教授指出,大多数的小结节是良性的,低剂量螺旋CT等检查只是初筛手段,要对小结节进行分类,有必要的情况进一步检查并配合专家会诊科学鉴别,谨慎开展手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