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健康”刷新市民就医体验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谭欣)“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

2018年以来,市卫计委信息管理中心为着力解决老百姓烦心事、操心事,以“互联网+”为手段,以卫生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各类应用为核心,以便民惠民为落脚点,提高医疗健康服务质量,让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提升。

线上支付开启便民举措

10月29日,记者来到市二医院,看到市民刘先生正在通过“微信支付”缴费。

刘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每次来医院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挂号和缴费,有一次来医院就诊因为忘记带现金,只能折返家中,拿了现金再来到医院付费取药,一来一去就花费了一天的时间。

和刘先生一样因为没有带现金无法缴费的例子不在少数,线上支付功能为什么医院这么久没实施呢?究其原因,医院的支付系统通常都是一连串的,并且都是有秩序的。一旦一个环节发生改变其他地方也要适当做出调整。

“从排队挂号到缴费再到最后的钱入银行都需要流程,相互关联,开通线上支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去整顿系统。”市卫计委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张祖帮介绍,今年,该中心通过建设区域医疗支付信息平台,9月下旬,已经在市直4家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市二医院、市皮肤病防治院)的柜面结算方式中引入了支付宝、微信、银联等线上主流支付平台。

“今天过来的时候,发现二医院可以线上支付,以后市民在就医时只需带上手机,就可以更快捷、轻松完成缴费过程。这不光顺应了市民的支付习惯,这减少了排队的时间。”刘先生为此点赞。

下一步,该中心不仅将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柜面线上结算,还将开通自助机、床旁、诊间等多种渠道的线上结算功能,为辖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就医体验。

智能监管助力阳光医疗

患者就医时,过度医疗、重复收费等情况时有发生,监管滞后常令百姓诟病。如今,这种状况或可改变。

10月29日,记者从市卫计委信息中心获悉,2017年7月我市作为全省医疗智能监管平台的试点单位,市所属医疗机构已全部接入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为过度医疗等违规医疗行为念起“紧箍咒”。

“近期,我们通过智能监管平台发现,市内某卫生院每天都收了一位患者2次的住院诊查费,按正常应该是1天1次。经过核查,是住院期间护士操作失误,共计多收费用234元。”市卫计委规财科副科长陈小雪介绍了其中一例违规收费的例子,在发现问题后,他们立即要求该卫生院退还了多收取的费用。

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与医院信息化系统对接后,每名医生在完成电子病历书写、开单检查、开具处方等诊疗行为时,数据会同步上传到智能监管平台,平台将对数据进行智能审核分析,如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平台将自动弹出警报和告诫。

此外,平台还能提醒医疗机构和医生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如传染病和职业病报告等),动态显示问题单据和问题金额的分时变化情况,具有审核每一份病历或处方存在的违规问题或疑似问题,对医院控费的重点指标(如药占比、例均费用以及重点药品、耗材的使用情况)进行排名,排查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风险点等多项功能。市卫计委可根据数据,对医疗机构进行红、橙、黄、蓝、绿5色预警,建立综合监管工作联动机制和制定联合激励与惩戒措施。

据了解,在开通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后,全市医疗数据质量大幅提升。在项目实施前,我市不合规医疗数据质量达78.42%,项目实施后的不合规医疗数据质量只占0.35%,同比下降了78.07%。项目实施运行以来,我市医疗次均费用由实施前的3046元下降至今年的2747元,同比下降了298元,违规金额占比下降了1.54%,平均住院日下降了0.47天。

医联体内携手双向转诊

近年来,市卫计委为适应群众需求,推行了医联体双向转诊“直通车”。

10月中旬,乡镇一患者因心源性晕厥到基层卫生院就诊,接诊医师初步诊断后,因该基层卫生院条件有限,医生随即将患者信息上传至双向转诊平台,并在网上开具双向转诊单。

患者凭借“双向转诊单”来到市级医院做完相关检查后,通过手术安装起搏器,待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医生再次通过双向转诊平台转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通过这种方式既缓解上级医院床位紧张的现状,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今后患者还可以通过“华佗家医”手机APP,与医生进行签约一对一服务,并与医生实时在线沟通,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签约医生团队连续高效的健康指导和服务,这也让医院传统的“坐堂行医”被动服务变为“主动上门”的服务模式。

“互联网+医疗健康”不仅刷新了患者就医体验,也给医疗行业带来了变革。如今医疗支付手段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监管手段从“人工”转向“智能”,就医方式从“单一”变为“多样”,让广大患者不再受“挂号缴费排长龙”之苦,也不用再为“不合理诊疗”买单,未来这一模式还将进一步深入发展,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