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云上潜江报道 近年来,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按照省“三乡”工程建设和我市打造“三大亮点片区”工作部署,加强规划引领,开展试点示范,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切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农民生活富起来

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我市在认真总结经验,借鉴学习先进的同时,充分发挥基层主观能动性,允许先行先试,不断探索路径。

日前,记者来到积玉口镇万里镇村,沿着宽敞的入村道路走来,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房屋宽敞明亮,碧绿的河水旁绿树环绕……

2017年,万里镇村申报成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乡村要美丽,要振兴,离不开生产发展,该村通过土地流转、引能人回乡、引资金投入,使全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该村党支部书记何韶华骄傲地介绍,全村流转土地200亩以上的种养殖大户就有八九个,万里镇村1组村民田仕权还成立“全是田专业合作社”,种植蔬菜、虾稻,开辟精养虾塘。除此之外,万里镇村4组,由回乡能人吴宇贤投资的四季观光生态采摘园也已基本成型,不仅成为村里一景,还让村里富余劳动力都有了就业的机会,带动村民们勤劳致富。

“虾稻共作模式起源地就是积玉口,如今我们要乘市委战略东风,迎头赶超。”田仕权信心满满。

环境美了,生活富了,新建的文体广场上,大婶们每晚跳起了广场舞,村里还经常性举办邻里节、读书征文等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乡风民风美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要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是农民生活宽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繁荣富强的必要条件。

来到高场办事处高场村,整洁干净的道路、窗明几净的小洋楼、清清的河水、成行的绿树交织出一幅秀美乡村图,中华美德、传统节日宣传栏和各式各样的文化墙让人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道德文化的熏陶,村里的休闲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锻炼身体,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打闹嬉戏。

“不过一年光景,我们村就变得这么美!以前家门口的东西河污水横流、道路崎岖不平……现在好了,硬化了水泥路,架上了路灯,房前屋后、马路河道干净清爽,亲朋好友来串门,都说我们村美。”在村口办起了小卖部的村民姚兵贤高兴地说。

高场村党支部书记陶生虎介绍,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该村对东西河进行了生态治理及河道疏挖,修建了645米长的文化墙,新建运动广场、休闲广场各一处,安装72盏LED路灯、106块文化宣传栏,垃圾定期清运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该村还将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特色文化,以墙画的形式融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并开展文明卫生户、好儿媳家庭等评比活动,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塑造农村文明新风、引导农民养成良好习惯。

“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人怡然自乐,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新风貌。”陶生虎说道。

从2016年到2018年,我市13个村申报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为破解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瓶颈,我市提出建立“市财政以奖代补一点、区镇处配套一点、村集体出一点、农民自筹一点、涉农项目整合一点、社会资金投入一点”的资金投入机制,近三年共整合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市始终把产业发展与“绿满潜江”、乡村环境整治“六大行动计划”相结合,抓好现代农业基地、交通干道沿线、河道沟渠、村庄庭院和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在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深入开展“十星级农户”创建、文明村镇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素质。

漫步我市各已建成、建设中的美丽乡村,村民富起来了,人居环境优化了,乡风更加文明了,村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了。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正踏着坚实的步伐,把“美丽”融入田野乡村,把“美丽”融进每个人的心里,真正让“美丽”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潜江日报记者谢白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