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纽约10月1日电 财经观察:供应链从中国移走绝非易事——美国企业和学者批评美加征关税扰乱全球产业链
新华社记者
在美国政府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后,一些美国政客和分析人士称,企业可能会考虑将其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来。但美国很多企业人士和专家学者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美加征关税的确会导致供应链面临挑战,但考虑到中国的比较优势、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市场规律,产业链要从中国移走绝非易事。
“中国是许多产品的唯一进口来源”
“对许多被加征关税的产品来说,中国是美国进口的唯一来源,”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发言人贝萨妮·埃洛霍尔特对新华社记者说,“并不存在(这些产品)可替代的其他产地。”
对转移供应链的说法,埃洛霍尔特认为“并非那么简单”。她分析说,企业的生产和采购决定通常提前数月甚至数年作出,并非常依赖复杂的供应链。如果不从中国进口,零售商和其他进口商很难快速切换回美国采购,“因为这种规模的国内采购并不存在”。
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贸易协会,代表了美国百货商店、家庭用品和专门用品商店、批发商、连锁餐馆以及来自美国和45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商等。
此外,美国150家行业协会近期也联合致信美国贸易代表说,全球供应链非常复杂,美国企业通常需要花费多年时间才能找到满足生产标准、规模和成本要求的合作伙伴,美国政府“高估”了美国企业转移供应链和寻找出口替代市场的能力。
“灿烂”其实离不开中国
美国众多行业协会的“不易观”得到很多企业回应。“灿烂”公司就是其中一员。对于这家生产智能家居设备的美国初创公司来说,美政府“第二波”对中国输美商品加税的时机不能再糟糕了。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灿烂”公司花费3年,研制了一款替代普通照明开关的智能开关。但就在这款美国设计、中国制造的新品发布之际,关税来了。公司首席执行官阿伦·埃迈很无奈:新品要么推迟发布,要么涨价50%。
“灿烂”的设备有700多个组件,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对于“转移供应链”的说法,埃迈说:“整个供应链都以中国为基地,所以即便我们搬迁,也仍需在中国采购零部件,然后将其出口到其他地方。”
《纽约时报》援引埃迈的话说:“离开中国不仅仅是成本问题,还是个可能性问题。”该报评论说:“中国拥有可靠的工人来源,他们知道如何从事工厂工作。中国拥有可靠的公路和铁路线,将供应商与装配厂连接到港口。”
埃迈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发表的文章说:“‘灿烂’在中国制造,因为那里是电子产品供应链所在地,那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兼具品质与成本优势的结合体。”
“扰乱供应链会产生负面冲击”
美国智库专家从更深层次解读了“埃迈们”的所思所想。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优势”与“成本”两个因素。
她认为,加征关税是极大挑战,一些公司会有转移的打算和行动。但转移供应链是“昂贵的”,中国的优势以及供应链迁移成本,是很多外国企业必须考虑的因素。
洛夫利认为,首先,很多企业无法转移供应链,是因为他们要在中国制造和购买较高价值的中间产品。其次,许多供应链是由美国监管机构认证的,因此无法立刻转移。再次,转移供应链至少需要数年,但美国政府贸易政策的连续性目前尚不可知。
曾担任过多家大公司高管的美利坚大学科戈德商学院教授罗伯特·西齐纳对新华社记者说,供应链的建立凝聚了企业极大心血,扰乱供应链会产生负面冲击,并且,企业就算转移供应链也不会选择移向美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