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稻共作拓荒者的“三重身份”——访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

云上潜江报道 多少年,他埋头耕作在田野上,卷着裤腿,满身泥浆,满头汗水;

多少次,他奔走于农村、城市,把养殖技术全盘托出,传授给每个需要的人;

多少回,荣誉铺天盖地而来,他却不改初心,在虾稻田里,与虾为伴,攻坚克难。

他是谁?

他就是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陶忠虎。

悠长时光里,陶忠虎与虾为伴,坚持水产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坚守农村科技阵地,在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池塘养殖以及良种选育、苗种繁育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基础性工作,取得骄人成绩,成为闻名全国的虾稻共作拓荒者。

而陶忠虎还有多重身份。不信?你看——

他是一名“教师”

眼下,稻田里又唱丰收欢歌。

陶忠虎又来到了熊口镇赵脑村,“看望”他心心念念的小龙虾。

初秋的早晨,略带着凉意,他径直来到水边,用盆舀起水,仔细地观察水质水情。发现没什么问题,他又拉起水里的笼子,倒出一部分虾子,再次端详起来。

虾稻田边现场诊断教学,让养殖户倪宗善如获至宝,他张大了耳朵仔细听,生怕错过了一点。

倪宗善告诉记者,陶总工讲的东西管用,而且还经常回访,养殖户都信任他,出现了问题,第一个就想到他。

“我们通过多种形式采取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一方面结合新型职业培训工程进行理论学习,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把课堂办在田间,更好地方便养殖户。”陶忠虎抹抹头上的汗水说道。

不完全统计,陶忠虎每年跟踪指导养殖户近万人次;每年在全市组织开展技术培训50余班次,培训农民近万人次;每年在全省、全国开展技术培训10余班次,十年培训近万人次,先后到省内及江苏、江西、安徽、湖南、四川等地进行讲学和现场指导近百次;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考察人员近万人次。

他是一位“画家”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这一动一静,铺陈出的便是潜江最美、最灵动的画面。

而这幅美丽画作上,离不开陶忠虎一笔又一笔浓墨重彩的勾勒描绘。

2002年开始,历时3年,陶忠虎与专家、农民一道成功探索总结出了“虾稻连作”模式,开创了我国小龙虾养殖的先河,改变了以前小龙虾加工、餐饮原料完全依赖野生资源的局面,为小龙虾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他又成功开展了小龙虾人工诱导繁育,打破了制约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瓶颈,至今全国开展的小龙虾繁育工作仍然采用该项技术。硕果累累,可他却没有因此满足。

陶忠虎说,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虾稻连作还有些弊端,特别是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导致2008年冰雪灾害小龙虾被冻死,2009年春季低温阴雨小龙虾没长大,2010年冬春连旱小龙虾被干死,所以虾稻连作出现了望天收的现象。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当很多人摇头说不可能的时候,陶忠虎和他的团队已开始行动。

他们在后湖张家窑分场租用1000亩稻田,动员亲朋好友开展试验,终于在2013年,创新发展出了“虾稻共作”模式,被农业部专家认为是中国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是中国现代农业的革命性创举。

“我们2011年买的小龙虾虾苗死亡率达到90%,第二年我们又发现稻田不平整,导致小龙虾和种稻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不断改进摸索总结,终于在2013年成功探索出了现在推广的虾稻共作模式。”陶忠虎笑着说道。

他是一位攀登者

如今,为规范小龙虾标准化养殖技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陶忠虎和他的团队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小龙虾标准化体系,有效保障了小龙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4项小龙虾技术标准,其中1个国家行业团体标准、5个省级地方标准、8个市级地方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和颁布让潜江牢牢掌握淡水小龙虾养殖的绝对话语权。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虾稻共作”模式已推广至潜江市65万亩、湖北省480余万亩、全国850余万亩,成为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标杆和全国产业扶贫的经典模式。

面对成就和荣誉,陶忠虎始终不忘初心,他心里还有更高的山、更长的路,等待他去攀登。

“我们将在大力推广虾稻共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虾稻共作的拓展模式,充分发挥现有土地资源和水域资源的潜力。现在我们正在探索虾鱼稻、虾龟稻、虾蟹稻以及长生虾稻等立体综合高效的生态模式,力图让资源发挥更大效益。”望着眼前丰茂的田野,陶忠虎言语坚定。(潜江日报记者 成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