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谭欣)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铺陈出水乡园林田野中最美、最灵动的画卷--这是我市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的生动写照。
经过18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我市小龙虾产业不断壮大,虾-稻产业从业人数已超10万人,2017年全产业链产值已达到230亿元。“一只虾”“一袋米”正逐步成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
技术振兴 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每年5月是小龙虾销售的高峰季节,进入9月份很多地方的小龙虾已经销售完毕,市场上的鲜活小龙虾越来越少,但风靡全国的啜虾热潮却丝毫没有减退。这也让潜江的虾农们进入了一年当中第二个丰收季--虾稻田里的二季虾 。
9月18日,记者来到渔洋镇江岔垸万亩虾稻共作基地,虾农聂万喜正在给虾稻田里的小龙虾投食。
“田里还有少量的二季虾,我打算留一部分作为明年的种虾。”聂万喜告诉记者,二季虾是4月底5月初投苗,8月底9月初捕捞,因为生长周期长,个头比较大,绝大部分都属于特级标准,今年二季虾的价格卖到了三十多块钱一斤,比一季虾的价格翻了一倍。
从2001年开始,潜江开创性地探索稻田综合种养,从最初一季水稻一季小龙虾的虾稻连作模式,发展到了如今的一季水稻两季小龙虾的虾稻共作模式 。第二季小龙虾由于巧妙地填补了每年下半年的鲜活小龙虾空缺,给虾农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
同时,二季小龙虾的生长期与水稻同步,水稻给小龙虾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栖息环境,而小龙虾也在除虫除草方面大显身手,成为了水稻的“黄金搭档”。
聂万喜在种养虾稻之前,种植过传统水稻。他看着绿油油的虾稻说:“今年的虾稻比之前的水稻长势好得多,预计每亩能多产200斤。”
究其原因,原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发育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而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在这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中,小龙虾及水稻的品质都得到了保障,更使稻米成为一种接近天然生长的生态稻。
聂万喜为此感到非常高兴:“我的18亩水稻田,再过一个月就能收谷了,预计毛收入有25000元呢!”
从研发“虾稻连作”,到升级“虾稻共作”,让“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种养模式亩产潜江小龙虾200公斤、潜江虾稻600公斤,亩平利润5000元,潜江“虾稻共作”被农业部誉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
人员振兴 让外流乡亲回家创业
浩口镇汪湖村一直发展 水稻、棉花等传统农业,随着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下降和劳动力的外流,村里田地一度撂荒。去年,该村积极平整土地,发展按户连片,带动村民进行虾稻田承包经营。
“以前村民们都不想种田,大多数在外地打工,还有的干脆在家玩,发展‘虾稻共作’后,现在都抢着种养虾稻。”汪湖村村支书汪军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去年该村建立了万亩虾稻共作基地,亩均效益5000元左右,不仅让村民腰包鼓起来了,还带动了不少在外务工的乡亲回家创业--
五组的刘小平25亩地,亩收益1万,成了该村的亩收益状元;
六组的贫困户卢用义流转了13亩地,由以前的年入一万,涨到10倍;
贫困户汪啟亮虽然在外打工多年,但是仍然没有积蓄,去年返乡流转了25亩虾稻田后开始种养小龙虾,不到一年收入就有10多万元。不仅如此,今年7月,在小龙虾生长的空窗期,他还被安徽一养殖基地以月薪1万外加提成聘请到当地当资深技术员,由此又多了一笔收入。
……
村民不仅富起来了,而且播种、洒药、收割等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不再像以前“脸朝黄土背朝天”原始耕作了,村民获得感越来越强。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像汪啟亮这样回迁,让被称为“小龙虾之父”的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产生了一个龙虾梦:让潜江小龙虾蹦出潜江,把过去走出农村的老乡们再带回来!
通过努力,近几年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截至2017年底,潜江市虾稻共作面积已经达到65万亩 ,建成了13个万亩和65个千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 。经初步统计,随着潜江大规模推广“虾稻共作”,其带动从业人数已超10万人。一只虾、一袋米在不断向外扩张版图的同时,已然成为撬动潜江乡村大振兴的有力杠杆。
产业振兴 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经过18年的不断发展,小龙虾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特色产业 ,取得了显著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潜江市也获得了“中国小龙虾之乡” 的美誉。如何将小龙虾品牌做大做强,我市从节会文化、精深加工、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小龙虾“吃干榨尽”。
一产业,积极抢占“六大”制高点。拥有全国最大的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院士工作站、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虾蟹体系潜江综合试验站等近20个科研机构相继建成,在全国率先制定小龙虾养殖标准、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等,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掌握了第一话语权。
二产业,不断向精深加工进军、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目前,全市有龙虾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产品远销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山、莱克、宝龙等5家龙头企业获得对欧美日韩的水产食品自营出口权。去年,潜江小龙虾加工出口创汇1.5亿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出口基地。
三产业,依托全产业链优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立全国首家龙虾学校,开启“万师千店”工程,培育“虾皇”“味道工厂”“小李子”等餐饮品牌。世界最大的中国生态龙虾城坐落于潜江,全国最大的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建成于潜江,京东潜江馆、翼之虾电商等相继建成,潜江虾-稻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向着更加广阔的市场高飞。
一只小龙虾,把全国的食客吸引至潜江,把一批批产业项目招揽至潜江……潜江小龙虾演绎的市场传奇,已然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乡村振兴道路,折射出了创新的活力,未来,小龙虾还将为潜江带来更多的机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