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华加征关税听证会:我们要中国制造 不要加税

这是2018年8月20日拍摄的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大楼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沈霆摄)

新华社华盛顿8月28日电 题:“我们要中国制造,不要加税”——美对华加征关税听证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颜亮 高攀 孙丁

“你们需要的产品能在其他国家生产吗?”

“不能,只有中国有完整生产链。”

“你们能降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吗?”

“不能,中国有我们的关键供应商。”

“你们进口的这款中国商品有没有其他替代品?”

“没有,消费者就喜欢这款中国货。”

……

这样的对话,在华盛顿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大楼的会议室里反复出现。虽是8月夏休期,但美政府召开的拟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听证会,却有300多名行业和公司代表从各地赶来参加。记者在现场旁听,他们绝大多数在发言中都呼吁不要加征关税,因为美国自己的消费者和企业会由此受到严重冲击。

由于要发言的人数超过预计,听证会从3天被延长到了6天。

“关税子弹”射向自己

“如果你有宝宝,很不幸,婴儿床和安全座椅将被加税。孩子们书包里的几乎所有文具都要被加税,图钉、胶水、贴纸……无一例外。”

正在发言的是亚裔美国人郭洪——美国零售业领导协会副主席。这个协会的会员包括百思买、塔吉特、沃尔玛等多家美国零售业巨头。她说,新的加税措施一旦实施,从中国大量进口的日常消费品就要涨价,美国很多普通家庭的支出就会增加,一些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更会陷入窘境。

发出类似呼吁的还有鲍勃·马纪维修斯。他代表的是美国自行车产品供应商协会。“不要让孩子们骑车的快乐成为贸易争端的牺牲品!”这位满头白发的行业人士强调,对来自中国的自行车产品加征关税,将对美国市场造成灾难性打击。“那背后可是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数千家自行车商店的生意。”

根据行业数据,美国每年销售的1800万辆自行车整车中有九成来自中国。同时美国每年还从中国进口价值3亿多美元的零配件。由于不可能找到像中国这样的替代来源,美国政府的“关税子弹”将实实在在地打向自己人。

食品、家具家电、电脑、自行车、服饰、箱包……拟加征关税的清单上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因此要“吐槽”政府的美国人很多。有媒体在报道时甚至用了这样的字句——“美企警告:下一轮对华加征关税将让美国人损失惨重,从摇篮到坟墓,无一幸免”。

相比之前的听证会,这次与会者来得更多。随着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的行动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民众头顶被阴云笼罩,就连阿拉斯加的美国渔民也未能幸免。

参议员丹·沙利文正是为渔民而来。每次提到“我们”“美国”“阿拉斯加”这些词,他都会明显放慢语速以示强调。他发言说,清单上超过9亿美元的海产品大部分是由阿拉斯加渔民捕捞的,在中国经过深加工后再由美国公司进口并销往本土和全球其他市场。一旦政府对这些鱼虾“下手”,伤的正是美国渔民。

这是2018年8月20日拍摄的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大楼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沈霆摄)

美企倚重“中国制造”

蜜橘罐头生产商代表保罗·科尔斯发言时,举起了自己特意带来的罐头。他要求政府在加税清单上去掉这一产品。“这些来自中国的蜜橘罐头让美国家庭的美食选择更丰富了,而我们并没有生产该食品的原材料——温州蜜橘。另外,加工罐头还需要大量设备和人力,美国本土没有厂家愿意干。”

一名政府官员询问能否用桃子、梨等替代中国产蜜橘时,科尔斯直接回答:“蜜橘罐头是美国孩子的最爱!”

听证会上美国各政府部门的官员问,为什么不调整产业链,寻找替代中国的方案?企业家和行业代表们则摆事实、讲道理,说明那些替代方案都不实际,还会伤害美国自身利益。

生产行车记录仪的雪松电子公司副总裁马克·卡恩斯说,公司难以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因为很难找到工人水平和技术能力相当的新选择,更不要说回到美国。“如果加征关税,受益的只是我们在韩国和日本的竞争对手。”

和卡恩斯想法类似的,还有来自机电、机械、半导体、箱包等各个行业的代表。从他们口中听到的都是:中国产能充足、中国制造业经验丰富、中国配套成熟、中国厂商和我们是老朋友……发言者还警告说,如果加征关税,美国产品就要涨价,企业经营就会面临困难,工作机会也会随之减少。

美国化学委员会国际贸易主管爱德华·布日特瓦说:“对企业来说,改变供应链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们用最强烈的态度重申,政府做事要负责任!”代表美国信息技术企业的内奥米·威尔逊还抱怨说,如果企业都在为重建供应链忙得焦头烂额,谁还有精力去搞创新。

行业人士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上很多产品的制造已经深度依赖全球协作。政治干扰很可能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严重冲击经济。

长期研究中美经贸关系的学者黄育川认为,由于制造工厂和劳动力资源充足、生产成本较低,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协作高效,中国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美国很多行业企业高度依赖“中国制造”也是基于这些原因。这是市场和商业的自主选择。

中美经贸“正本清源”

“我们政府是在玩政治游戏。”听证会期间美国旅行包生产商罗斯·毕晓普这样对记者说。他曾和东南亚国家工厂接触,也曾尝试在美国生产,但后来发现还是和中国厂商合作“性价比最高”。

过去一周的听证会上,数百名“陈情”的公司和行业代表要求政府慎重决策,充分考虑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大家都知道,听证会是美国政府加征关税前的例行流程,其目的是听询民意、为各方提供发表意见的渠道。但在此前围绕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举行的两轮听证会上,压倒性的反对之声最终未能改变美国政府的征税决定。有媒体因此嘲讽说“你无法叫醒装睡的人”。

不过,此次听证会上代表们的发言还是让人们对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实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些模糊的问题也得到了澄清。

例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即便是美国科技企业也不赞同政府借此为名挥舞“关税大棒”。著名电脑周边设备制造商罗技公司代表马克·坎齐在听证会上说,罗技在中国有自己的工厂,知识产权从未遭到过侵犯,也没有碰到强制要求转让技术的情况。“与其他国家相比,罗技在华全资公司的知识产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听证会上,“中国制造”广受美国业界好评,“产品质量好”“制造工艺成熟”是代表们发言中的常用词。一名美国官员在翻看一家美国家具商提供的材料时,不由夸奖了一番这家公司在中国制造的成品家具,逗得现场不少人都笑了。

美国消费者和业界对“中国制造”产品和供应链地位的认可,从侧面反映出中美经济的互补性与依存度。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制造”帮助美国消费者节省了可观的生活开支,帮助美国企业实现了更优配置和更多利润,还为美国经济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

这些,才是中美互利共赢经贸关系的真实写照。(参与记者:周舟、潘丽君、徐晓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